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公安廳?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四川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關于印發《2024年四川省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
川農函〔2024〕279號
各市(州)農業(農牧)農村局、法院、檢察院、經濟和信息化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供銷合作社:
現將《2024年四川省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工作中如有任何問題和建議,請及時與各省級部門聯系。
聯系人:農業農村廳 駱? 磊,028-85505855
省法院 劉? 景,028-87567667
省檢察院 李洪梅,028-86581981
經濟和信息化廳 黃仲泉,028-86262091
公安廳 吳? 潘,028-86302819
省市場監管局 易? 鋒,028-86607582
省供銷社 張永盛,028-86623358
?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四川省公安廳??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四川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2024年6月 3 日
2024年四川省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
2024年,全省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從嚴從實,發揮好協調機制作用,扎實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嚴格整治不合格產品,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凈化線上線下農資市場,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全年農業生產和糧食豐收保駕護航。
一、加大排查力度,嚴格整治不合格農資產品
1.集中線下拉網排查。在重點農時期間,組織開展農資質量拉網式排查,重點就農資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資質是否具備、進貨查驗制度是否完善、購銷臺賬記錄是否清晰、產品標簽標識是否真實等開展檢查,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即清理下架。以省市縣交界地區、農資經營集散地、城鄉接合部等為重點,針對“忽悠團”流竄作案、假劣種子化肥坑農害農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從農資使用端倒查發現假劣農資違法線索,通過飛行檢查、暗查暗訪、群眾走訪等方式,主動提高問題發現率,緊盯線索,嚴查到底(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組織線上網絡銷售整治。協同構建網絡銷售農資監管制度,督促電商平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加強對互聯網銷售農藥、獸藥、農用地膜等農資的管理,組織電商平臺開展自查清理,對平臺內農資經營者的資質條件、備案信息等加強核驗,對違法產品及時采取警示、下架等措施。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網絡種子經營者應當事前取得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或按規定進行種子經營備案,嚴肅整治網絡涉種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問題,嚴厲打擊網絡違法銷售種子行為,嚴防在適宜種植區外推廣種植(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農資產品監督抽查。組織實施種子、肥料、農藥、獸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對往年發現有不合格產品的和群眾投訴舉報、排查發現隱患、新聞媒體曝光的產品和企業列為監督抽查重點對象,加大抽檢力度,線上銷售的農資產品也要納入監督抽查范疇。提高質量抽檢工作效率,及時公布抽查結果。開展飼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風險預警監測和飼料企業現場檢查。推進肥料等農資產品省市抽查工作協同聯動,結果及時共享(農業農村廳負責)。將復肥、磷肥、氮肥、鉀肥、有機肥料、泵、機動脫粒機、碾米機、噴霧器、飼料粉碎機、農用薄膜等11種農資產品納入2024年監督抽查計劃,充分運用質量監督檢查結果,建立對重點領域、重要品種的質量預警機制,防范區域性、行業性和系統性風險(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二、加大打擊力度,嚴懲制售假冒偽劣行為
4.開展四大專項行動。加強農資質量執法,實施“綠劍護糧安”執法行動(農業農村廳負責)。開展“昆侖2024”專項行動,依法嚴打假劣農資犯罪(公安廳負責)。扎實推進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持續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農業農村廳牽頭,省法院、省檢察院、公安廳參與)。開展農膜聯合監管執法行動,全面排查整治生產銷售非標地膜和不按規定回收廢舊地膜等違法行為,依法加大監管和打擊力度,嚴禁非標地膜入市下田,有力推進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嚴厲打擊農資違法犯罪。積極推動日常監管與執法辦案有效銜接,對監督抽查、巡查檢查、媒體曝光、群眾投訴等發現的問題產品,要深入追查問題線索,對假劣農資上挖生產廠家、下追銷售流向,對問題影響發生地和假劣農資來源地要溯源并查。對農資違法行為依法從嚴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強化全鏈條辦案意識,加強農資案件串并辦理,全面調查取證,集中偵破一批農資大要案件,必要時聯合掛牌督辦,嚴肅威懾制售假劣農資不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及時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避免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省法院、省檢察院、公安廳、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曝光農資違法典型案例。查處一批違法案件,嚴懲一批不法分子,銷毀一批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公布一批全省農業行政執法典型案例,激勵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抓好農資執法工作。組織地方集中曝光一批違法行為典型、社會影響惡劣的農資違法犯罪案件,發揮警示震懾作用。通過集中銷毀假劣農資、邀請人大代表觀摩庭審等形式,展示依法從嚴懲處農資制假售假違法犯罪的工作成效(省法院、省檢察院、公安廳、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提升執法辦案能力。健全完善跨部門跨區域農資質量執法協作聯動機制、信息共享機制、行刑銜接機制,積極探索綜合執法與行業監管協作模式和合作機制,推進綜合執法與行業監管深度融合。組織開展執法練兵競賽活動,以學助練、以查提技、以案強兵,組建全省執法辦案專家庫,舉辦地方執法骨干培訓班和執法師資培訓班,進一步提升農資執法能力(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行業管理,完善農資監管制度機制
8.優化農資審批和認證管理。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分品種強化落實事前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完善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開展品種試驗專項整治,嚴格品種管理。嚴格肥料登記備案審查事項,嚴把復肥、磷肥生產許可準入關。完善農藥登記、生產許可、經營許可、登記試驗等管理制度,加強農藥市場監管。開展農作物種子認證工作,鼓勵種子企業獲得認證,提升種子質量和種子企業管理水平。持續強化農機產品認證管理,加強農機產品認證機構監管和農機鑒定工作信息公開(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9.完善農資追溯管理。推進種子、農藥、肥料等主要農資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建立電子追溯碼識別制度。不斷擴大農藥、獸藥二維碼追溯覆蓋面和影響力。加強種子監管技術支撐,加快推行以“一品種、一名稱、一標樣、一指紋”為主要內容的品種身份證管理(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負責)。進一步強化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質量管理工作機制,督促系統農資企業落實好“兩賬兩票一卡一書”制度。加快農資物聯網應用推廣,擴大中國農資質量追溯平臺的使用范圍和數量(省供銷社負責)。
10.探索農資信用管理和行業自律。做好農資領域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公開等工作,落實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狀況與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申報、資格審查、評優獎勵等全面掛鉤(省級農資打假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發揮農資行業協會作用,鼓勵協會對成員企業開展信用評級評價,督促企業誠信經營(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供銷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廣泛宣傳引導,推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
11.組織農資打假宣傳活動。以“放心農資進鄉村 穩產保供助增收”為主題,廣泛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等宣傳活動,既深入田間地頭農業生產一線宣傳,也抓住趕集、廟會等農村生活場景,向農民群眾普及農資識假辨假知識。創新宣傳載體,更好利用本地報刊雜志、電視、鄉村大喇叭和電視、微信、微博、抖音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扎實做好提醒防范工作。暢通農資打假舉報電話、網絡舉報信箱等投訴舉報渠道,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健全投訴舉報獎勵制度。依托行業協會、公益組織、新聞媒體等力量,強化農資領域社會監督和維權服務指導。持續開展農機質量投訴監管,深入開展農機化政策宣傳,推進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工作(省級農資打假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2.發揮供銷社主渠道作用。深入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依托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經營網點、為農服務中心、莊稼醫院等,擴大綠色優質農資供應覆蓋面。公布2024年供銷合作社農資保供重點企業名單,更好發揮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促進各類經營主體與保供企業對接,讓農民能夠及時用上放心優質農資(省供銷社負責)。
五、落實工作舉措,確保農資打假見到實效
13.從嚴從實壓實責任。各地有關部門要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堅決扛起農資打假責任,切實維護農民切身利益。既在“嚴”字上下功夫,層層傳導壓力,狠抓工作落實,下力氣解決農資生產、流通等環節突出問題;又在“實”字上下功夫,加強上下聯動,對部省高度重視、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核查并及時調查處理(省級農資打假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協同聯動提升實效。發揮農資打假部門協調機制作用,加強農資打假信息交流、情況通報、協同聯動,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對發現跨區域的假劣農資問題線索,強化協同辦案、區域聯查、跨區協查。加強農資打假工作調度、分析研判、信息宣傳,綜合運用激勵手段和督促機制,推動各地區各部門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確保農資打假任務落地見效(省級農資打假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