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環境保護廳
四 川 省 發 展 和 改 革 委 員 會
四川省農業廳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
川環發〔2012〕16號
關于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市、縣(市、區)環保局、發改委(局)、農業(畜牧)局:
為進一步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推動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經研究,率先在全省18個縣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試點示范工作(見附件1)。通過“以點帶線,以線促面”的形式,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生態循環畜牧經濟,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空間,全面提高現代畜牧業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生態保護、畜牧經濟、農民增收的協調發展。
一、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據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結果顯示,我省畜禽養殖業的COD排放量約占全省COD總量的45%,氨氮約占農業源氨氮排放總量的44%。規模化畜禽養殖主要污染物減排將是我省“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領域之一。
按照節能減排管理體系要求,要在“十二五”期間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全過程、全要素污染防治的基礎上,實現能源化利用、種養平衡、糞污消納和總量減排。加強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對有效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實現“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開展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的要求
(一)統籌規劃,突出重點
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試點工作要與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規劃相結合,與四川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相協調。示范區要突出區域內的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特點,在示范點區域內重點規劃建設1-2個集中式有機肥中心或有機肥加工廠,集中消減畜禽糞污的環境問題,循環漸近推進示范區建設,成熟一個,推進一個。
(二)加強配套,突出成效
規模化畜禽養殖要以標準化生產為核心,以標準化示范創建為載體,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示范區業主必須完善糞污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污水處理系統、畜糞有機化處理以及運輸配套設施,集中式有機肥中心進行有機肥深加工,形成封閉運行的糞污處理系統,以突出轄區內的治污成效。
(三)以新帶舊,突出規范
示范項目原則上依托轄區內已有的龍頭畜禽養殖場或者有機肥生產企業為業主(技術要求參見附件2)。實現區域示范、整體帶動,加快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探索出一條科學、規范的建設及運行管理模式。
(四)強化監管,突出機制
各區(縣)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的原則,建立治舊控新、疏堵結合、建管監并舉的長效執法監管機制,確保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實現循環綜合利用,推動我省農業減排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部門聯動,整體推進
項目示范地相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明確目標責任和工作任務,部門聯動,整體配合,為畜禽養殖污染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環境保護部門
作為牽頭部門,負責示范項目的組織工作,會同相關部門針對轄區內的具體情況確定業主,并在省級環境保護轉移支付專項資金中對項目優先支持。
(二)發展改革部門
負責示范項目與畜禽養殖發展規劃的銜接協調與節能減排工作的銜接協調。對試點示范項目推薦申報國家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以推進示范項目的順利開展。
(三)農業部門
負責糞污綜合利用項目的技術指導工作;對有機肥生產企業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進行嚴格把關;在推廣有機肥及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加大對項目區資金及相關政策扶持。
(四)畜牧部門
負責示范區內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技術指導與標準化建設工作,規范畜禽養殖行為,統籌協調糞污綜合利用原料的配送事宜;加大對畜禽優勢產區項目資金及相關政策支持,推廣清潔生產,提高生態、經濟效益。
四、其他要求
各項目所在地參照《四川省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實施的技術要求》(附件2)要求,結合實際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于2012年3月30日前分別上報省環境保護廳、省發改委、省農業廳和省畜牧食品局。
聯系人:四川省環保廳農村處 張 楊
聯系電話:028-86115933
附件:1、四川省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示范點名單
2、四川省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實施的技術要求
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1:
四川省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示范點名單
市(州) | 縣(市、區) |
成都市 | 邛崍市、金堂縣 |
瀘州市 | 瀘 縣 |
遂寧市 | 射洪縣、安居區、蓬溪縣 |
內江市 | 威遠縣 |
樂山市 | 犍為縣 |
南充市 | 西充縣 |
眉山市 | 洪雅縣、仁壽縣、青神縣 |
廣安市 | 武勝縣 |
達州市 | 宣漢縣 |
資陽市 | 簡陽市、雁江區、安岳縣 |
自貢市 | 榮 縣 |
附件2:
四川省規模化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實施的技術要求
建設畜禽糞便為原料的示范型集中式有機肥中心或有機肥加工廠應依托服務區內的模化畜禽養殖業的龍頭企業、適度規模養殖戶和現有的有機肥生產企業,按區域和養殖類型進行布點,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按照區域示范、整體推進的總體要求,加快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
一、示范項目規模要求
示范項目規模參數對照表
品種 | 規模 | 飼料用量 (噸/年) | 產生的糞便量 (噸/年) | 有機肥成品量 (噸/年) |
豬 | 60000頭 | 12000 | 6000 | 4000-5000 |
牛 | 1000頭 | 4380(精料) 10220(青雜料) | 12600 | 7000 |
雞 | 10萬只 | 4015 | 7200 | 4000-5000 |
注:1、豬產生的糞便量為干濕分離后的產量。2、該規模為示范項目的最小規模。
二、建設模式選擇及要求
(一)畜禽養殖業的龍頭企業在養殖場就地處理畜禽糞便,為有機肥料生產廠提供原料
1、企業具有配套電力裝備,在養殖場內建設相應的畜禽糞便處理場地與成品堆放場地。
2、選用環保節能型的快速高溫密閉發酵設備在24小時內完成場內畜禽糞便的第一階段處理,每天將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便(20-40噸/天)全部處理為有機肥的原料,使得周圍環境不會因厭氧作用而彌漫臭味,場地內無蚊蠅滋生。
3、企業應配備糞便收集和發酵處理后熟糞便的翻堆設備。
4、企業應配備化驗設備,按規程檢測相應的指標,以便按質論價銷售有機肥原料。
(二)對現有的槽式發酵處理畜禽糞便的小型有機肥料生產廠,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增加畜禽糞便的處理量,提高有機肥產能
1、企業具有配套電力裝備。
2、將原有的槽式發酵處理糞便場地改建為相應的畜禽糞便處理場地與成品堆放場地。
3、選用環保節能型的快速高溫密閉發酵設備在24小時內完成畜禽糞便的第一階段處理,每天將30-50噸畜禽養殖糞便處理為有機肥的原料,使用周圍環境不會因厭氧作用而彌漫臭味,場地內無蚊蠅滋生和二次污染。生產廠區環境優美,空氣達標。
4、企業應配備糞便收集、轉運設備和發酵處理后熟糞便的翻堆設備。
(三)依托現有的有機肥生產企業,配套安裝畜禽糞便的處理設備,將畜禽糞便通過發酵制取有機肥、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或復合微生物肥料
1、企業在規模化畜禽養殖區域內,技術實力量雄厚,擁有成套肥料生產設備和成熟市場網絡,具有有機肥料或有機-無機復合肥料、生物有機肥料登記證。
2、具備配套電力裝置,新建或改建畜禽糞便處理場地與成品堆放場地。
3、選用環保節能型的快速高溫密閉發酵設備在24小時內完成畜禽糞便的第一階段處理,每天將40-60噸畜禽糞便處理為有機肥的原料,使得周圍環境不會因厭氧作用而彌漫臭味,場地內無蚊蠅滋生和二次污染。生產廠區環境優美,空氣達標。
4、企業應配備糞便收集、密閉式轉運設備和發酵處理后熟糞便的翻堆設備,能長期、連續和快速大量處理利用畜禽糞便。
三、項目服務區規模化養殖場(小區)配套項目建設要求
(一)規模化養殖場和適度規模養殖戶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實現干濕、雨污“兩分離”,建設干糞堆積池、沼氣池和沼液儲存池“三配套”設施,實現污水處理生產沼氣,干糞加工成商品有機肥,最終達到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
(二)示范點必須按畜禽糞便的產生量配備固定的防雨防滲糞便堆放場,并定期清運。一般情況下,每10頭豬(出欄)糞便堆場所需容積約1m3;每2頭肉牛(出欄)或每1頭奶牛(存欄)糞便堆場所需容積約1m3;每2000只肉雞(出欄)或每500只蛋雞(存欄)糞便堆場所需容積約1m3。養殖場需提供明確的糞便去向或用戶使用證明。一般情況下,每畝土地年消納糞便量不超過5頭豬(出欄)、300只肉雞(出欄)、150只蛋雞(存欄)、1.0頭肉牛(出欄)、0.5頭奶牛(存欄)的產生量。沼氣池建設標準應不低于牛1.5 m3/頭,豬0.3 m3/頭;沼液儲存池建設標準應不低于牛3.0 m3/頭,豬0.5m3/頭;沼液應急池建設標準應不低于牛2.0 m3/頭,豬0.2m3/頭。
四、示范項目生產產品標準要求
企業生產的有機肥產品的各項指標應符合《有機肥料》(NY525-2002)要求、生物有機肥產品的各項指標應符合《生物有機肥》(NY884-2004)要求、有機-無機復混肥產品的各項指標應符合《有機-無機復混肥料》(GB18877-2002)要求、復合微生物肥料產品的各項指標應符合《復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04)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