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20日,省生豬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萬昭軍研究員、崗位專家何志平研究員赴甘孜州道孚縣、新龍縣、雅江縣等三縣調研指導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甘孜州三縣駐村農技員、縣農牧局相關人員參與本次調研。
道孚縣、新龍縣、雅江縣是省生豬創新團隊定點聯系深度貧困縣。具有高海拔、耕地少、土壤貧瘠等自然條件惡劣和產業底子薄、生產方式落后以及思想觀念極端落后等特點。萬昭軍研究員先后深入道孚縣各卡鄉凍坡甲村、道孚縣藏豬養殖基地,新龍縣麻日鄉巴河村措卡農莊、雅江縣呷拉鎮灣地溝村豐收種養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社,現場查看了生豬、肉雞、牦牛等畜禽養殖情況,并與當地農戶、養殖場業主進行深入交流。
針對本次調研三縣畜禽養殖的實際情況,萬昭軍研究員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加強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不斷提高養殖場(戶)養殖水平。根據目前畜禽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比如牦牛冬季越冬草料缺乏、生豬飼養過程中依靠單一的玉米導致的營養不平衡等,開展牦牛草料青儲、生豬濃縮飼料研制,解決畜禽養殖過程中關鍵技術難題,降低養殖成本,不斷提高畜禽養殖效益。二是扶貧先扶智,“輸血”和“造血”相結合,“長短”相結合。農業產業扶貧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針對三縣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主推品種和一批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輕簡化實用技術,既要考慮農民短期有收益,更要考慮農民長期受益,從根本上解決脫貧不返貧。三是進一步解放思想,營造良好的畜禽商品意識氛圍。針對部分縣農戶“不殺生”、“惜殺”等現象,通過農民夜校培訓,加強學習,加大宣傳力度,逐步改變農民“惜售、惜殺”現象,將藏區畜禽產品逐步轉變為商品,提高貧困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