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農業農村部主辦的“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專場活動在北京開幕,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出席活動并作重要講話,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用“123”“特優綠”這兩組關鍵詞概括并隆重推介了我省涼山、甘孜、阿壩“三州”地區的農業和農產品。
“1”指三州多項農業指標居全國之最。涼山州是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全國最大的石榴和優質繭絲、桑果生產基地;涼山苦蕎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50%以上,位居全國第一;甘孜和阿壩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極地蔬菜基地,年產量超300萬噸。甘孜羊肚菌人工繁育,單產504千克/畝,居全國之最;阿壩州是全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區,全國最早的牦牛、藏綿羊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年出欄牦牛48萬頭。
“2”指煙葉和青稞。涼山州是全國市州級第二大煙葉產區,年產量超200萬擔。安寧河谷是四川第二大平原,是糧食、蔬菜和煙葉的重要生產基地。甘孜州是全國第二大青稞產區,年產量超11萬噸。
“3”指“大涼山”“圣潔甘孜”“凈土阿壩”三大品牌。這三大品牌已經成為四川農業的燙金名片,先后被評為四川十大優秀農產品區域品牌,走進了千家萬戶。
“特”指三州農產品獨具特色。雅江松茸年產4000噸,占全國產量的60%;被譽為“肉中之冠”的紅原麥洼牦牛,生產的奶粉是唯一獲得了“中國有機、歐盟有機、美國有機”認證的乳制品;還有曾為朝廷貢品的“金川雪梨”,“果中貴族”的汶川甜櫻桃等眾多錯季水果。
“優”指三州農產品優質美味。有沐浴在攀西陽光中的“鹽源蘋果”“雷波臍橙”“會理石榴”,有無污染、無公害的“涼山馬鈴薯”“阿壩中蜂”,有飲天然礦泉水、吃中草藥長大的“九龍牦牛”“建昌黑山羊” “稻城藏香豬”等農產品。
“綠”指三州農產品綠色安全。三州“三品一標”農產品總數達269個。擁有“維C”之王的沙棘、“藥中之王”的蟲草貝母以及牛肝菌等森林食品。茂縣花椒、紅原奶粉、南絲路絲綢等大批農產品通過歐盟、日本、美國等質量認證,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涼山、甘孜、阿壩30余家貧困地區企業200余種特色農產品參展,現場簽訂采購協議87單,協議金額達4.79億元。趙勇總畜牧師和農產品質量監管與品牌培育、市場與信息化處(數字農業促進處)、計劃投資財務處、交流合作處負責同志參加開幕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