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小農戶是我國農業生產的基本組織形式,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為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支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4月10日,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特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蒼溪縣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作專題報告。報告會由院長、黨委書記蔣小松研究員主持。全院100余名科技人員參加。
會上,李君書記用自己農村工作經歷,緊緊圍繞岫云村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方面作了題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岫云村實踐》專題報告。這位85后村支部書記秉承著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懷揣鄉土情懷,帶領村民引投資、修村道,發展特色產業,通過線上、線下的整體營銷方式,為消費者送去當地的農產品,建立了“岫云村模式”,探索“小農戶對接大市場”。
李君書記的報告,在科研人員中反響強烈,現場互動特別熱烈。通過此次報告會,我院科技人員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為今后開展科技創新進一步理清了思路。
目前,我院已經在優質豬、肉雞新品種助力脫貧攻堅方面與岫云村開展緊密合作,依托“岫云村模式”,著力探索解決小農戶標準化生產環節的關鍵技術問題。院長、黨委書記蔣小松要求:全院科技人員一要明確研究方向,認真思考如何以科技創新助推小農戶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二要牢記新時代農業科技工作者的使命,熱愛農業科研事業,強化學風建設,力戒浮躁之風,持之以恒堅持做好農業科研工作,推進我院科技創新,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