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積極響應科技部、中央宣傳部和中國科協舉辦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號召,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提高全民科學意識、科技能力和科學素養,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根據《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在2019年科技活動周期間開展公眾開放活動的通知(川科基〔2019〕11號 )》文件要求,2019年5月19日至26日,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動物遺傳育種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開展公眾開放活動,本次活動在成都市大邑縣韓場鎮四川省畜牧高科技園區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科研基地肉兔遺傳育種實驗室舉行。
活動主要圍繞揭開世界肉兔品種、特點以及利用其種資資源開展優質肉兔品種(配套系)培育的科學謎底展開,并為公眾科普介紹了兔肉的營養價值及營養成分,詳細介紹了肉兔從出生到出欄的生產全過程,科普了兔肉的安全性以及食用兔肉對人體的益處。
除了科普教育活動,開放日活動期間科研基地還讓同學們實地了解學習家兔的飼養過程、行為習慣以及現代化養兔的科學方法,增長了同學們對現代養殖的科學認識。
活動周期間,開放展示了優質肉兔育種、繁殖、飼養等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的實驗儀器與設備,同時讓同學們親身體驗了顯微鏡等儀器設備的奧秘。
活動周期間共接待參觀人員316人次,其中中小學生200余人次。
通過這次活動讓公眾對我們的現代化畜牧業、養殖業有了科學的認識和理解,讓公眾更清楚明白兔肉是怎么來的以及兔肉的好處等,使其消費更明白、更放心!
通過對廣大中小學生的開放,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小小的科學種子,希望有一天能發芽長大最終長成參天大樹,將來投身于科學事業,投身于現代畜牧業,奠定起科技創新、科技強國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