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銀行發布了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農業銀行201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23.72億元,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金融環境,農業銀行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各項監管要求,業務經營穩中有進,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轉型創新取得新突破。
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據悉,農業銀行積極踐行“服務‘三農’、做強縣域”的戰略定位,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持續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運行機制,加快推進縣域業務數字化轉型,金融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縣域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較年初增加3830.88億元,高于全行貸款增速0.8個百分點。進一步開創服務“三農”的新手段、新路徑。
涉農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據介紹,近年來,農業銀行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縣域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截至2019年6月末,縣域存貸款余額分別達7.9萬億和4.4萬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6.6%和9.6%。依托數字化轉型戰略,農業銀行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一號工程。惠農e貸余額達到1847億,增長速度81.4%。
金融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據農業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業銀行持續增加貧困地區貸款投放,不斷提高金融扶貧精準度,著力提升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水平,穩步推進定點扶貧工作,貧困地區貸款實現了較快增長。截至2019年6月末,在832個國家扶貧重點縣貸款余額1033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在深度貧困地區各項貸款余額37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重點推進貧困地區“金穗惠農通”服務點工程建設,在“三區三州”開展了移動金融服務車試點。定點扶貧工作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6月末,在河北饒陽縣和武強縣、貴州黃平縣、重慶秀山縣4個定點扶貧縣貸款余額95億元。
普惠金融業務取得新突破。農業銀行按照“互聯網化、數據化、智能化、開放化”的思路,推進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截至2019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109.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64.89億元。掛牌100家“小微金融服務示范支行”,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和精準服務能力。打造“小微e貸”數字化產品體系,圍繞“微捷貸”小額網絡融資產品、“快捷貸”智能化融資產品和“鏈捷貸”線上供應鏈融資產品,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摘自 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