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賣了500多公斤!不少訂單還沒發呢。”1月3日,“四川扶貧”好產品迎春年貨大集如火如荼進行中,涼山州鹽源縣龍洞灣蘋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興志美滋滋地向記者透露參展“成績單”。
2019年最后一天,年貨大集在成都寬窄巷子景區啟幕,給臨近春節的蓉城增添了一股年味兒。
去年,是我省開展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工作的第二年,“四川扶貧”產品收獲頗豐。
創設品牌
扶貧產品銷售額增加超100億元
在“四川扶貧”好產品迎春年貨大集活動現場入口處有一面展板,上面顯示,去年1月到11月,全省線上線下累計銷售“四川扶貧”產品159.2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93.97萬人。
2019年有幾個重要時間節點,“四川扶貧”這個小小的藍色商標標識愈發閃亮:
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公布“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注冊公示,標志著“四川扶貧”集體商標正式被核準注冊,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7月6日到8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暨2019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上,“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首次亮相國際商標品牌節,并榮獲金獎。
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全省已有21個市(州)1885家企業(含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4267個產品通過審核使用“四川扶貧”商標,其中88個貧困縣審核通過1202個企業,用標產品數為2805個,甘孜、阿壩、涼山三州審批數為345個企業,用標產品數為811個。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迸發巨大能量。我省2018年扶貧產品銷售額為51.2億元,2019年前11月就已達到159.2億元,漲幅達210%;用標市場主體從2018年的751個,增加到2019年的1845個,漲幅達145%;扶貧產品銷售網點從2018年的3200個,增至2019年15200個,漲幅375%。
新增渠道
四川扶貧產品遍布大江南北
省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通過大力推動“四川扶貧”產品進市場、進餐企、進商超、進高速、進機場、進機關、進社區、進網絡等“八進”行動,帶動了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和貧困戶增收。
“銷量明顯提升了。”宜賓市高縣龍洞泉水面坊總經理徐朝安說,去年大大小小的農業類博覽會、展銷會參加過不少,“以前想去參展沒門路,申請商標后,政府專門組織參加,產品銷路越來越好。”
去年10月26日,“四川扶貧”公益品牌集體商標推廣活動在成都啟動。參與本次活動的網絡達人超過100人次,他們通過短視頻平臺,將四川特色優質扶貧產品推向全國以及海外,觸及1億多潛在消費者。
借四川扶貧產品暨“川貨出川”活動,來自大涼山深處的鹽源蘋果,進了沃爾瑪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去年5月,浙江省政府大樓食堂展區,來自劍閣縣的志公寺豆腐干、東寶貢米、劍門關米豆腐等20多種特色產品,兩天內就賣了14萬余元;去年9月28日,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正式開業,四川“扶貧產品”在粵有了永久銷售網點,為四川提供了近1500平方米的展區,并給予四川參展商家3年免租金等特殊優惠……
省扶貧開發局負責人介紹,將繼續推廣“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讓更多“四川扶貧”扶貧產品走向大江南北,“通過這種方式,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增收,同時也改變長久以來的捐款捐物等簡單的濟困扶貧模式,真正發揮社會扶貧作用。”(記者?侯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