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這是我國期貨市場上市的首個活體交割品種。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和豬肉消費國。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豬肉消費是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的最主要方面,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人口稠密地區是豬肉消費的主要集中區,這些地區與傳統生豬主產區相鄰,產銷區對接已成常態,貿易流通較為順暢。
近年來,我國生豬品種標準化程度日益提高,貿易活躍,開展生豬期貨的條件日益成熟。生豬養殖業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的生豬品種幾乎全部為瘦肉型豬,統一仔豬供應、統一飼料、統一獸藥、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出欄的“五統一”決定了出欄生豬標準化程度較高,出肉率、瘦肉率等屠宰技術指標較統一。生豬貿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體為主,現貨市場貿易順暢,生豬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
長期以來,我國生豬產業深受“豬周期”困擾,現貨價格的劇烈波動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生豬期貨上市對生豬產業長遠穩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產業企業通過參與期貨交易,將推動生豬期貨有效發揮價格發現功能,為市場提供公開、透明和連續的價格參考,這有利于養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合理控制養殖規模,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同時,生豬期貨上市后,期貨市場構建了從種植、加工到養殖完整產業鏈條的衍生工具和風險管理平臺,上下游企業可以綜合運用玉米、豆粕期貨與期權以及生豬期貨進行產業鏈套期保值,衍生工具更加齊全,避險策略更加豐富,更加有利于產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生豬期貨上市也有助于在生豬產業推廣“保險+期貨”等業務創新,并為相關業務提供價格基準,增強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0年來,大商所持續研究和推動生豬期貨上市,在對產業進行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相關重點、難點和風險點問題形成了有針對性的創新解決方案。目前已完成生豬期貨合約和規則方案的整體設計,交割倉庫征集正有序推進,相關業務、技術系統也已準備就緒。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現貨市場情況較為復雜,大商所將抓緊推進生豬期貨上市前各項準備工作,強化市場培育。生豬期貨推出后,將加強一線監管,嚴控風險,維護市場穩定運行,為相關產業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公開、公平、有效的價格發現和避險平臺,服務實體經濟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