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化和旅游助力脫貧攻堅情況。在回答本報記者關于旅游產業是如何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這一問題時,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鄉村旅游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游部主要從5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堅持規劃先行,做好頂層設計。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先后印發多個政策文件。積極開展全國旅游規劃公益行動,組織編制了765個旅游扶貧規劃,特別是幫助“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240個重點村編制規劃、明確思路,加強資源開發。第二,推廣典型示范,提供發展路徑。充分發揮文旅融合優勢,開展創意下鄉活動,不斷提升鄉村文化內涵。總結“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旅游精品扶貧模式和優秀案例。第三,加強品牌建設,擴大市場影響。會同國家發改委推出全國10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其中225個是貧困村,為貧困地區培育了一批優質的鄉村旅游品牌。特別是今年還推出了全國300條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創新推出“三區三州”旅游大環線,通過組織旅游專列、開展線上線下推廣活動,提升貧困地區旅游資源和產品的市場關注度和影響力。第四,加強資金保障,改善發展環境。近年來,會同國家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5億元,支持656個“三區三州”的旅游基礎設施項目,還協調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扶貧力度,目前投放貸款近700億元,推動了貧困地區旅游業發展。第五,加強人才培訓,提升造血機能。在全國設立5個旅游扶貧培訓基地,先后辦了38期培訓班,培訓鄉村旅游帶頭人超過8000人次。今年還專門開設鄉村旅游“面對面”網上直播課堂,累計在線學習超過6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