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381號公告,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自主培育的“蜀興1號”肉兔配套系、“大恒799”肉雞配套系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獲得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證書。
“蜀興1號”肉兔配套系是我省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通過國家審定的肉兔配套系,由省畜科院肉兔育種團隊針對西南地區肉兔養殖特點和市場消費需求,利用齊興肉兔和歐洲大白兔、齊卡新西蘭兔為育種素材,歷經10余年連續5個世代的持續選育而成,是我國首個適宜早期上市的鮮活消費型肉兔配套系;綜合繁殖性能好,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特別是在市場需求的2kg左右體重上市時,具有優秀的屠宰性能和飼料報酬。配套系父母代兔年產活仔數51只,商品兔65日齡即可達出欄體重,全凈膛屠宰率49.5%。該配套系符合當前我國肉兔生產需要和配套系推廣的客觀實際,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大恒799”肉雞配套系是采用現代家禽育種方法和手段,歷經九個世代的遺傳選擇,培育出的快速型青腳麻羽優質肉雞配套系,是我國首個自別雌雄優質肉雞配套系。該配套系以快速、青腳麻羽為主要特征,父母代繁殖性能較高,商品代生長速度快,其均勻度、成活率、料肉比、外觀性狀、肉質風味等方面均受到商品生產者的普遍認可。配套系商品代雛雞實現了羽速鑒別雌雄,且鑒別率達到99.3%,不僅保障了動物福利,還降低了人工翻肛導致的雛雞應激,同時節省了專業技術人員的翻肛鑒別費用,降低了父母代種雞場的制種成本。
長期以來,省畜科院充分利用國內外遺傳資源,先后培育了大恒699肉雞、蜀宣花牛、川藏黑豬、南江黃羊等8個國家級畜禽新品種(配套系),為實現四川畜牧業大省向畜牧業強省轉變、資源大省向種業大省轉變提供了基礎保障。下一步,省畜科院將堅持以優質、高效、特色為目標,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努力夯實我省畜禽種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