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六點多,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的喬進雙梅在接受記者采訪前才掛掉一個電話。“從中午領獎到現在,我的手機一直在響,大家的祝福、謀劃未來的建議……電話、微信、QQ,搞都搞不贏。”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包括喬進雙梅在內,全川共74個集體、98名個人獲表彰。“先進們”的心情如何?對未來又有著怎樣的謀劃?廣大父老鄉親們還有什么期待?為此,記者連線了部分受表彰代表。
談領獎?深感自豪銘記于心
一件黑色改良式旗袍風衣、紅色彝繡鑲嵌,喬進雙梅身著自己制作的新衣,對著鏡頭轉了個圈。
同樣,為了今天的表彰,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特意穿了一身駝色藏袍。
著盛裝,是因為內心激動。人民大會堂,對所有獲獎代表而言,是一個莊嚴、神圣的地方。進入其間接受頒獎,也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高光時刻。
“3000多人濟濟一堂,我感到無比榮幸!無比自豪!”甘孜州人民醫院婦產科援助專家、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郭蕾激動地向記者回憶,“會場秩序井然,現場禮樂和掌聲不斷,身在其中倍感溫暖,心潮澎湃。”3年間3次援助甘孜的郭蕾,早已把四川當作第二故鄉。
自2018年1月被川投集團派駐到樂山市金口河區曙光村成為一名駐村干部以來,馬庚很久沒再打過領帶。這一次去北京前,他專門挑選了一條藍色系的斜紋領帶。“我是代表全村人去領獎的,一定要有精氣神。”
3年多來,馬庚及其團隊將公司化運營模式、多元化生產方式、多樣化增收模式“嫁接”幫扶曙光村農業產業培育全過程,助力當地實現集體經濟年產值170余萬元,貧困戶人均年純收入1.4萬元。“打贏脫貧攻堅戰,意味著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往前走,曙光村一定會有更加輝煌的明天!”
談榮譽?嘉獎不只屬于個人
“這個表彰,分量太重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馬庚始終強調,這份榮光更屬于全體四川扶貧干部、援川扶貧干部,屬于貧困地區奮力改變命運的所有人。“有很多人都是幾十年如一日扎根在一線,他們更令人敬佩!”
今年38歲的攀枝花市扶貧開發局扶貧開發服務中心主任姜萌,在扶貧一線已經連續工作了15年。她參與制定了攀枝花“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并組織協調相關縣區制定“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目標任務。除了負責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及精準退出管理、系統數據管理等工作,她還肩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監督、扶貧小額信貸等繁雜任務。“啃最硬的骨頭,走最陡的路!”同事們這樣評價她。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姜萌表示,這份榮譽,既是對自己平凡工作的認可,也是這個偉大時代給予的嘉獎。
作為一名扶貧戰線的“老兵”,降初說,全省88個貧困縣、11501個貧困村、6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順利脫貧摘帽,困擾四川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徹底解決,自己能夠見證這樣的變化,心里很幸福。“我只不過是做了一些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小石子,大家都在努力奠基。”
談未來?繼續弘揚脫貧攻堅精神
接下來具體怎么干?激動之余,大家都有冷靜思考。降初告訴記者,如今脫貧攻堅戰打贏了,“但是擔子不能卸下”。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降初說,未來,將開展預警監測幫扶,持續抓好產業就業增收,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黨中央決定適時組織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工作,說明黨中央對這方面的工作是較真碰硬的,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最近工作上還有新問題,要隨時溝通……”已經回到廣東的郭蕾,依然時常關心甘孜州人民醫院婦產科的工作。“不只情感上,我自己也從中收獲良多。以后的工作里,我也將繼續把脫貧攻堅的精神發揚下去。”
如今,除了在家的彝族婦女,喬進雙梅還動員了一批彝族少女利用寒暑假時間來合作社免費學習刺繡。
在成都市錦江區委書記陳志勇看來,這不僅是一場表彰大會,更是一場開啟新征程、新夢想、新起點的動員會、誓師會。“下一步,錦江區將堅決貫徹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將攜手甘孜州爐霍縣,繼續深化‘格桑花開錦繡爐霍’攜手同行行動,以‘飛地+眾籌’模式為突破口,構建錦江區對口支援爐霍縣‘云端上’系列品牌,不斷完善鄉村振興全域幫扶機制。”?(記者?劉付詩晨?侯沖?蘭珍?朱雪黎?唐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