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前往省農林畜草科研院所調研,主持召開座談會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持續在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做好農業科技服務、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上下功夫,加快補齊農業發展短板弱項,更好助推四川農業現代化建設。
省委副書記鄧小剛一同調研并出席座談會。
調研中,彭清華先后來到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河堡實驗中心、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走進實驗室看望慰問科研人員,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了解林草種質資源保護與遺傳育種、畜禽種業科技創新、農作物生物育種等工作情況。隨后,彭清華在省農業科學院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省農業科學院、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主要負責同志關于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做好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等情況的匯報。
彭清華在講話中對全省涉農科研單位在科研攻關、技術推廣、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指出,農業科技創新對促進農業現代化發揮著重要基礎性、支撐性作用。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兩會等分別對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出明確要求,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系統部署。四川擁有豐富的農業科技資源,農業科技創新是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優勢領域,但與農業大省的地位相比,農業科技創新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希望全省涉農科研單位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把握黨中央關于突出抓好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關于科技服務“三農”的各項部署要求,立足自身職能職責,發揮專業優勢特長,為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貢獻更大力量。
彭清華指出,要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堅決打好種業翻身仗。增強“川種”保護利用,加快資源普查和搶救性調查,高標準建設省種質資源中心庫,聚焦四川特色優勢物種開展種質創制。大力培養領軍人物,加大核心技術攻關,落實“揭榜掛帥”機制,加強前沿性基礎研究。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川種”品牌,著力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體系。推進種業基地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布局一批區域特色作物繁制種基地,提升良種供應保障能力。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構建種子種苗質量追溯體系,營造種業發展良好環境。
彭清華指出,要立足四川農耕條件,解決好現代農業裝備“水土不服”問題。抓緊開展技術攻關,實施農業機械化和信息化技術創新工程,加強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等研發,加快推動“缺門斷檔”裝備推廣應用。廣泛運用信息化技術,抓緊提升農業裝備數字化水平,積極發展智慧農業。落實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開展以“五良融合”為牽引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行動。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動現代農業裝備產業發展。
彭清華指出,要進一步做好科技服務,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積極對接農民需求,針對各地優勢產業、發展方向和突出短板,精準選派科技特派員深入一線開展科技創業和技術服務,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作物、養出最好的畜禽。完善農業科技服務推廣體系,優化提升四川科技扶貧在線平臺服務功能,打通科技進村入戶的通道。加大農業科技知識宣傳普及力度,提高農民對農業科技信息的認知程度和應用實踐能力。
彭清華強調,要積極創造良好條件,全力保障科研人員潛心攻關。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業科研人員的關心支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農業創新領域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優化適應基礎研究特點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讓科研人員有更大自主權,持續為他們松綁減負。廣大科研人員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弘揚科學家精神、保持良好作風學風,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農業科技領域再攀更多高峰,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多突破,在培養優秀科技人才方面收獲更多成果。
省領導王一宏、堯斯丹、曹立軍、曲木史哈,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記者?張守帥?攝影?歐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