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k2sw"></strike>
    <tfoot id="8k2sw"></tfoot>
    
    
    <strike id="8k2sw"></strike>
    <ul id="8k2sw"></ul>

    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事記(上)

    欄目:工作動態 發布時間:2021-08-03
    分享到: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

    1978年

    12月18日—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轉折,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為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

    12月?四川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商品化,落實私房政策,恢復房地產交易市場,鼓勵私人購、建住房。

    1979年

    1月1日?《人民日報》在當天和之后一段時間的報道中連續介紹了四川、云南和廣東的部分社隊實行生產責任制的情況。報道稱:四川省廣漢縣委決定從當年開始,全縣農業普遍推廣“以產定工、超產獎勵”的辦法。此前,1978年秋,省委也實行了“放寬政策”“休養生息”的方針,支持農民搞包產到組。這是我國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最早實踐之一。

    1月20日—23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題為《堅決實現全黨工作著重點的轉移為加快四川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工作報告。

    2月24日?省革委發布關于計劃生育工作若干問題的試行規定,對晚婚年齡、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自愿只生一個孩子的獎勵辦法、超計劃生育的對策等作出具體規定。

    3月21日?省委印發《關于農村人民公社生產隊建立健全生產責任制和獎懲制度問題的通知》,對1978年10月省委總結提倡的廣漢縣金魚公社實行“分組作業、以產定工、超產獎勵”的辦法作了肯定。同時重申,要加強定額管理,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付給報酬,建立必要的生產責任制和獎懲制度,堅決克服平均主義。

    6月25日?正在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的四川寧江機床廠在《人民日報》上刊登廣告,承接國內外用戶直接定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首次刊登推銷產品的商業廣告,突破了生產資料不能作為商品的禁區。

    11月19日?省委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農村經濟政策,使生產隊逐步富裕起來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切實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要搞好農業發展規劃和逐步調整農業結構和作物布局;要積極推廣包工到作業組、聯系產量的責任制;發展社隊企業、鼓勵社員經營好自留地和家庭副業。

    1980年

    4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從當月起,全省的豬肉一律實行敞開供應。

    6月6日—12日?省委在成都召開阿壩、甘孜、涼山3個自治州工作會議。省委決定,從當年起三年內,“三州”的牧業稅按1979年實征數減半征收,農業稅按實征任務減三分之一征收,所減收入由省財政專款補助。

    6月11日?省委召開沼氣工作座談會。會議要求總結經驗,制定規劃,把發展沼氣當作一項戰略措施,當作解決農村能源的大事來抓,力爭十年左右全省農村基本普及沼氣。

    7月2日—13日?省委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決定拿出10萬噸糧食,扶持山區(不包括“三州”)發展生產,首先用于減免長期缺糧隊的糧食負擔。對生活困難的農民實行減免征購或返銷和減免農業稅,此政策三年不變。

    7月23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生豬生產經營若干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全省城鄉豬肉實行敞開供應,繼續鼓勵農民自宰自食,同時積極擴大豬肉銷售,保持養豬業穩定發展。

    7月25日?省委作出《關于扶持窮隊發展生產治窮致富的決定》。《決定》明確,要幫助窮隊因地制宜地建立經營管理制度,認真搞好大田生產責任制,特別要以更大的精力抓好多種經營“專”與“包”的責任制;同時,在政策上也適當放寬。

    7月29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糧食工作幾個問題的通知》,要求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對四川的糧食方針,做到收支平衡、并有結余,依靠自己解決糧食問題。從1981年起,四川不再吃外調糧。

    9月17日?省委就進一步做好農村扶貧工作發出指示。強調要認真貫徹自力更生為主,社隊和國家幫助為輔的方針;采取措施,積極幫助嚴重困難戶。鑒于全省扶貧經費很少,扶貧經費應當重點用于人均分配收入在50元以下困難社隊的嚴重困難戶。

    9月?廣漢縣向陽公社摘下“廣漢縣向陽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牌子,掛上“廣漢縣向陽鄉人民政府”牌子,在全國最早改變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實行黨政分工、政企分開的新體制。

    1981年

    1月?四川在全國率先放開454種小商品價格。至1984年,全省小商品價格基本放開。1985年起,又逐步放開肉、菜、蛋等主要副食品價格。

    5月26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的通知》,要求在20世紀80年代普及小學教育,有條件的地區可進而普及初中教育。

    12月11日?省知識青年工作辦公室與省勞動局合并。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到1981年9月全省共統籌安排下鄉知青回城28.1萬人,占1978年底在鄉知青(包括云南支邊知青)的95%。至此,在四川進行了27年的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宣告結束。

    12月25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廣開門路,搞活經濟,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若干決定〉的通知》,要求各地著重開辟在集體經濟、個體經濟中的就業渠道,并增加自謀職業的渠道;普遍開展對城鎮待業青年就業的技術培訓;努力把勞動服務公司辦好,更好地發揮勞動服務公司的作用。

    1981年?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出現轉移。為打破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政策對農民進城和跨區域流動的限制,1982年,省委指示,允許新都縣農村建筑隊在成都市商業街為省委機關修建一幢宿舍作為試驗,試驗效果良好。

    1982年

    1月16日?省政府作出《關于發展城鎮個體經濟若干問題的規定》,要求各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在資金、貨源、場地、稅收、市場、管理等問題上給予支持和方便,以充分發揮他們拾遺補缺的作用。

    6月10日—21日?省委工作會議提出,經過五年努力,爭取全省糧食總產達到800億斤;全省農村人均收入從1981年的183元上升到300元。

    6月29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我省農村經濟發展若干問題的政策規定》,針對新情況出臺新的政策措施,提出打破地區、行業和所有制界限,發展多種形式的經濟聯合、聯辦。

    1982年?當年初至1986年底,全省扎實開展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共立案查處各類經濟案件41477件,審查54343人,懲處了一大批違法違紀分子,對促進經濟發展和黨風、社會風氣好轉起到了積極作用。

    1983年

    1月30日—2月4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四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四川工農業年總產值由1980年的475億增加到2000年的1900億元以上。

    5月18日—23日?四川省計劃生育改革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高一胎率,嚴格控制二胎,堅決杜絕多胎生育。

    8月15日?省委決定,按照依法“從重從快”方針,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全省先后進行8次集中行動,以7個方面的犯罪分子為重點進行了嚴厲打擊。至11月底,全省共摧毀犯罪團伙5700余個,抓獲團伙分子27000余人,依法從重從快判處一批罪犯。

    1984年

    2月8日?省級機關黨員干部大會召開。針對四川工農業生產總值人均水平和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尚處在各省、市、自治區的第24位、25位的落后現狀,會議明確指出,開創四川工作的新局面,集中一句話來表達,就是要在“富民、升位”上使勁。

    3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全部減免甘孜州、阿壩州和涼山州東北九縣的糧食征購基數。這是四川從1976年以來第四次對少數民族地區調減糧食征購基數,先后共減征2.37億斤糧食。

    8月?四川省實行糧食統購按“倒三七”比例計價方法,即70%按超購價、30%按統購價。當年,全省農民從此項措施中增加收入1億多元。

    1985年

    2月10日?全省國營企業工資改革會議召開。會議明確,企業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浮動后,國家不再統一安排企業調資或進行工資改革。

    3月?省物價局和省物資局聯合發文,確定物價實行“雙軌制”運行。自此開始,四川出現了工業生產資料同種產品計劃內部分實行國家統一定價和計劃外部分實行市場調節價并存的“雙軌制”價格。

    4月25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決定》。當年四川生豬飼養量首次突破一億頭,首次實現“一人一豬、一畝一豬”,豬肉產量及外調量持續位居全國第一。畜牧業成為全省農業經濟一大支柱。

    7月1日?甘孜州鄉(城)得(榮)公路竣工通車,至此,全省實現縣縣通公路,縣縣通汽車。

    8月1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提出《關于積極開拓以農村建筑業為主的勞務輸出的意見》,提出改革現行管理體制、從政策上鼓勵向外開拓、對現有建筑企業進行整頓等具體政策措施和辦法。

    8月30日?省委決定,從省級機關抽調500名中青年干部到邊遠山區縣和少數民族縣工作,幫助山區發展經濟和文化建設事業。

    9月3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強民族教育工作的決定》,要求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相應增加教育投資,改善辦學條件。

    12月?據統計,全省90%以上集體航運企業都發展了多種經營,舉辦項目240多個,年創收1.4億元,占企業總收入的55.68%,安排富余人員19763人。

    1986年

    1月14日?省政府印發《四川省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方案》,根據各地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將全省214個縣(市、區)分成四類地區,有步驟地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并提出了四類地區的普及標準。5月8日,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并頒布《四川省義務教育實施條例》,規定四川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1月30日?省委、省政府提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制止向農民亂派款亂收費的通知》的意見。強調要采取果斷措施,減輕農民負擔。

    8月20日?全省放開黑白電視機、收錄機、中長纖維布、80支以上的純棉紗及織物4種工業消費品的出廠價格。9月5日,放開電冰箱、洗衣機和自行車等商品價格,實行有指導地下放給企業定價。11月5日起,全部放開商業環節的經營差異率,由企業根據商品質量、供求等因素,自行制定銷售價格。

    10月25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基本消滅絲蟲病總結表彰大會。經衛生部驗收,確認至1985年底,四川流行區的500余萬人口已基本消滅絲蟲病。至此,四川絲蟲病防治轉入鞏固成效、防治監測階段。

    10月?中國第一家“農家樂”在成都市郫縣(今成都市郫都區)友愛鄉農科村農家院落誕生。此后,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蓬勃發展。2006年4月,國家旅游局授予農科村“中國農家樂旅游發源地”稱號。

    12月?成都市成華區圣燈鄉成為1986年全省第一個億元鄉。該鄉先后獲得省、市政府“率先致富”“蜀都之冠”和國家統計局“中國億元鄉鎮”牌匾。

    1987年

    2月18日?省政府通知調整棉花生產、購銷政策,使棉農多得實惠,增加收入,進一步調動廣大棉農的生產積極性。

    3月26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振興衛生防病事業的決定》,對全省衛生防病的戰略重點作了部署。

    5月?四川升鐘水庫工程經10年建設竣工。升鐘水庫是四川建設的第一個特大型水利工程,也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水庫,總庫容13.39億立方米。

    7月2日?省人大常委會公布實施《四川省計劃生育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計劃生育地方性法規。

    9月26日?四川省消費者協會在成都成立。9月成都市開通萬門程控電話。

    1988年

    3月3日—4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第四次貧困地區工作會議。會議提出,實行干部目標管理責任制,進一步改革扶貧資金的管理辦法,把競爭機制引入貧困地區的經濟開發,幫助貧困縣逐步建立起經濟技術培訓中心。

    4月3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速貧困地區開發步伐的通知》,確定“七五”期間解決群眾溫飽問題的標準是:人均年純收入200元,人均年占有糧食300公斤。

    4月25日—29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五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多的戰略目標。

    4月?全省建委主任會議提出,四川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在5年內分期分批推開。1988年先在重慶、成都、自貢、德陽、廣元、內江6個市和什邡、峨眉、富順、榮縣、溫江5個縣起步。隨后,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在四川各地逐步推開。

    5月9日?省政府印發《關于多渠道籌集資金盡快消除中小學危房的通知》,要求從1988年起,國家機關、事業、廠礦企業(包括中央在川單位)和集體單位凡投資新建房屋的,按投資造價的0.7%繳納中小學危房改造費。

    11月1日?省政府決定對城鎮居民糧食供應改為憑證憑票、定點限量供應辦法。1992年11月起,四川取消統銷制度,城鎮居民口糧不再采取憑票、憑證平價供應辦法,改按市場價銷售。1993年4月9日,省糧食局印發《關于銷毀地方糧票的通知》。至此,伴隨著全省城鎮居民40年歷程的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完成歷史使命。

    1988年?全國各地開始實施“菜籃子工程”①,實行市長負責制。四川蔬菜生產進入“豐富菜籃子”階段。

    1989年

    2月25日—3月1日?四川省第五次貧困地區工作會議在閬中縣召開。會議提出,對基本解決溫飽的縣,繼續實行扶貧政策、扶貧資金、廳局對口扶持、干部包戶扶貧“四不變”以及優先安排富縣資金的政策。對尚未解決溫飽的縣,采取有力措施打攻堅戰。

    3月10日?《四川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制定并公布實施。2018年7月26日新修訂后公布實施。

    12月?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在四川76個縣啟動,規模為2522萬畝,占全國總任務的25.2%,是當時四川最大的一項生態建設示范工程。

    1990年

    5月17日?成都市電信局建設的900兆移動電話系統正式開通,四川“大哥大”自此起步。

    6月1日?四川第一所希望小學在宣漢縣花池鄉中心小學掛牌。該校也是全國第二所希望小學。

    9月5日?《四川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制定實施。2011年9月29日新修訂后公布實施。

    10月6日—12日?四川省農村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要千方百計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切實減輕農民的各種不合理負擔。要繼續做好連片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積極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工作,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牧民解決溫飽,脫貧致富;要把面上的貧困戶的扶持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堅持抓好丘陵縣、財政困難縣的扶持。

    12月?據財政決算統計,全省財政收入超億元的縣(市、區)達到14個。這14個億元縣(市、區)總收入達19.65億元,為同期全省財政收入的16.4%。

    1990年?從當年起,全省持續開展糾風專項治理,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攤派問題,大力糾正醫療和藥品購銷中的不正之風,中小學亂收費,公路“三亂”(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黨政機關利用職權無償占用企業錢物等突出問題,扎實推進減輕企業負擔、減輕農民負擔工作。

    1990年?四川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元,達到1136元。

    1991年

    4月1日?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廣漢市進行糧油購銷體制和價格改革試點,取消糧油購銷價格“雙軌制”,在全國率先實施“一步到位、全面放開”政策,為全省糧油商品流通體制改革提供經驗。

    4月27日?甘孜州康定縣長途交換和1000門自動電話同時割接開通。至此,全省21個地(市、州)所在地全部實現電話交換自動化。同年12月31日,康定開通國內長途直播業務,全省地(市、州)所在地城市進入全國長途自動電話網。

    4月?截至當月,四川全省超額完成“七五”改水計劃:新建自來水廠(站)3萬多座、手壓機井260多萬臺、衛生防護大口井70多萬口,改造舊井20多萬口,結束了5700多萬農民長期飲用溝塘田凼水的歷史。

    4月?省政府發布《四川省〈掃除文盲工作條例〉實施辦法》。1991年至1996年,全省共掃除青壯年文盲282.80萬人,全省有189個縣(市、區)通過檢查驗收,達到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標準。

    5月20日?來自全省21個國家級貧困縣的黨政負責人在成都現場簽署幫扶協議,幫助4000余名失學少年重返校園。這是四川實施“希望工程”推出的救助新模式。

    7月29日?《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制定實施。2017年9月22日修訂后公布實施。

    11月15日?四川省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提出分階段實施的房改目標:以改變無償分配為基本點,人均居住面積達到7.5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50%左右的“八五”目標;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積達8.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60%至70%的10年目標;2000年以后,全省公有住房租金標準向商品房租金水平邁進,形成完善的房地產市場和住房融資體系,實現住房商品化的長期目標。

    12月?酉陽、奉節、云陽、巫溪、巫山等5個貧困縣通過檢查驗收,達到解決溫飽的標準。至此,四川盆周48個貧困縣全部越過溫飽線,1113萬人建卡貧困農民有1057萬人基本解決溫飽。

    1991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達到1016.3億元。

    1992年

    1月7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大力推動科技進步振興四川經濟的決定》。

    4月7日?省委、省政府作出“發展縣經濟,先抓一條線”的決策。即以成都為中心,從江油市到峨眉山市這一條線上的4個市、10多個縣(市、區)在發展經濟和改革開放上加快步伐,先行一步。

    5月23日?四川美術展覽館在成都落成,結束了四川美術界長期以來沒有固定展場的歷史。

    7月22日?《四川省城市園林綠化條例》發布實施。2018年7月26日再次修訂實施。

    11月1日?從當日起,除甘孜、阿壩兩個自治州各縣外,全省取消糧食統購統銷,全面放開糧食價格。

    12月10日?省委、省政府決定,之后8年內投資200多億元解決蜀道難問題。

    1993年

    1月14日?省委召開地(市、州)委書記會議。會議提出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在春節前兌現農民手中的“白條”;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堅決把農民合同內的負擔控制在上年人均純收入的5%以內;盡快落實糧食定購“三掛鉤”問題。

    4月25日—29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六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加快全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努力提高經濟效益,提前三年,即在第六屆省委任期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翻兩番。

    11月?省政府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教育費附加征收和管理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加強老少邊窮地區教育經費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農村教育費附加由鄉征縣管,老少邊窮地區人員經費由縣統一管理。

    12月15日?《四川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制定實施。2004年9月24日修訂后實施。

    12月?涼山州9個貧困縣的68萬名貧困人口越過溫飽線。

    1993年?巴中地委、行署積極探索并創造以改水、改路、改灶、改廁、改圈、建池、建園、建家的文明新村為載體、以池園經濟和勞務積累為特色、以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的“巴中經驗”,被譽為“全國扶貧攻堅的一面旗幟”。

    1994年

    6月4日?省政府印發《關于認真做好糧食購銷價格改革的通知》,決定從6月10日起調整糧食購銷價格。12月19日,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糧食購銷體制改革的通知》,決定建立省級糧食風險基金。

    6月9日—10日?四川省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會暨聯系點縣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用三年時間,把全省23萬多個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團結帶領黨員和群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戰斗堡壘。

    7月8日—10日?四川省第十次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黔江舉行。會議提出,要力爭完成“用七年左右的時間,解決目前全省農村118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的總目標。

    10月?省委決定,從全省分批分期抽調3萬名機關干部到農村定點包村,幫助工作;其中省、地兩級下派中層青年干部1000名。

    11月21日?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四川貧困地區劃分為六大片區,即武陵山區、大巴山區、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片區、川西北高原片區。同時決定,自1994年起,在涼山州進行易地扶貧開發試點工作。

    11月26日?北川縣城開通1000門程控電話。至此,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實現電話自動化。

    12月7日?省政府印發《關于實施“廣廈工程”解決教職工住房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解決教職工住房問題的規劃和具體措施。

    1995年

    1月9日?首趟大篷車農民工專列由成都開往廣州,迎接“川軍”返鄉。此后,經過20多年發展,鐵路春運實現從“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轉變;2019年春運,四川鐵路、公路、航空多種交通方式共運送旅客達1.2億人次。

    7月1日?四川從本日起實施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標準確定為四個檔次,最低檔為125元,最高檔為180元。

    9月15日?成都至重慶的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全線完工。12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舉行全線通車典禮。

    9月25日?四川省第一個面向社會服務的世界信息通道——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骨干網INTERNET網絡在成都開通。

    10月31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經濟林開發建設規劃》,對加速經濟林的開發建設,促進林業向高效化、產業化發展,推動山區林業綜合開發,實現“綠山富民奔小康”作出安排。

    12月20日?省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農村奔小康工作有關問題通知》。明確全省農村奔小康的工作統一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由省農工委具體辦理。

    1996年

    1月23日?四川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全面啟動,有49個縣(市、區)列入實施范圍。至2000年底,49個縣(市、區)分別實現“普九”或“普六”規劃目標。

    1月28日?四川省“千鄉電視工程”開始實施。工程針對已通電但不能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省財政、地(州)和當地群眾各出資1萬元,建立轉播站。至1997年7月,工程建成轉播站400余個。

    5月26日?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主體工程開工,這是中國當時已貫通的公路隧道中最長和海拔最高的一條隧道。2002年1月1日,隧道建成通車后,縮短行車時間3小時。

    10月24日—27日?省委六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省農村小康建設規劃綱要》。

    11月4日?省委印發《關于切實加強貧困縣貧困村村級組織建設工作的意見》。

    12月23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盡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決定》。

    12月?廣漢市264個行政村全部開通程控電話,成為四川第一個實現村村通電話的縣級市。至2010年,全省實現行政村100%通電話,自然村89.78%通電話。

    1997年

    6月25日?省政府召開會議,研究擬在甘孜州康定、道孚、爐霍、甘孜、德格5縣開展牧區“家庭牧場”試點工作。

    12月2日—4日?四川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巴中召開。會議強調,之后三年要解決54個貧困縣407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12月?省政府印發《關于在全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年,四川180個縣(市、區)全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對象19萬人。2001年10月,省政府出臺《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2002年,保障對象增至143萬人,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的目標。

    1998年

    1月5日—9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七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之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和基本任務是:努力使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人民生活實現小康。

    5月21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國有企業離退休職工養老金(簡稱“兩保”)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最遲從當年7月1日起要確保“兩保”金的足額發放。

    5月28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減輕農民負擔的通知》。

    6月8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四川省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的通知》。

    8月20日?省政府發布《關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布告》,決定從9月1日起,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樂山市、雅安地區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9月29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從10月1日起,全省范圍內所有天然林資源一律停止采伐。到2020年底,四川森林覆蓋率升至40%。

    12月11日?省委、省政府宣布雙流等16個縣(市、區)為“小康縣(市、區)”。

    1999年

    1月17日?成都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進入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行列。

    1月29日?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四川省天然林保護條例》。

    10月19日—20日?省政府在成都召開全省退耕還林試點工作會議,布置1999年至2000年退耕還林20萬公頃的工程任務。至2017年底,四川完成退耕還林1336.4萬畝,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646.33萬畝,涉及21個市(州)178個縣(市、區),惠及620余萬農戶2200余萬農民。

    10月29日?《四川省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對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出售條件、出售程序、上市交易的稅費、房屋售后維修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

    12月28日?四川省“九五”重點建設項目成都至雅安、成都至樂山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800公里。

    2000年

    1月1日?四川出入境管理實施新舉措,個人出國旅游,只需要提交戶口簿、身份證、所在單位證明和2000美元資信擔保證明,即可申辦護照。

    3月14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意見》。

    5月27日?“川電東送”工程正式合閘運行,標志著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取得重大進展。

    6月20日?雅安地區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通過達標驗收,成為全國第四個、四川第一個通過達標驗收的初級電氣化地區。

    9月25日—26日?四川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提出,年內全省除甘孜、阿壩、涼山3個自治州外,各地要啟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并覆蓋一定人群;除三州外力爭用2至3年時間基本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城鎮醫藥衛生新機制。

    9月28日?四川省“打擊人販子、解救被拐婦女兒童”(簡稱“打拐”)專項斗爭總結表彰大會召開。四川省“打拐”專項斗爭共破獲拐賣婦女兒童案件5938件,打掉拐賣婦女兒童團伙939個,打擊處理人販子和犯罪嫌疑人6600名,1167名不法買主受到法律制裁。

    10月22日?鄉城—得榮通信光纜順利調試開通。至此,全省縣以上城市通信傳輸實現了光纖數字化。

    11月23日?四川省村村通廣播電視總結表彰會暨全省廣播電視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宣布,截至2000年國慶節前,全省已通電的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

    12月10日?省委、省政府轉發省教育廳、省民委擬定的《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標志著四川民族地區教育跨越發展的序幕正式拉開。截至2009年底,四川民族自治地方51個縣(市、區)中有50個縣(市、區)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九”人口覆蓋率由2000年的19.83%提高到99%。

    12月26日?廣(安)鄰(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公里,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一。

    2001年

    3月28日?全省地稅系統農村稅費改革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這標志著農村稅費改革在四川正式啟動。改革后,農民只承擔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及其附加和部分農戶所交社會公益金,以及按“誰受益,誰負擔”原則收取的生產性、服務性收費,其它50余個收費項目一概取消。

    7月21日?《四川省失業保險條例》發布實施。

    9月22日?《四川省法律援助條例》發布實施。2014年3月20日修訂后重新發布。

    2001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省政府在四川最缺水的南充市、資陽市部署3000余眼紅層供水示范井,成井率達90%以上。至2010年底,完成105個縣(市、區)的地下水調查工作,打井213.5萬口,解決了近800萬人的飲水困難。

    2002年

    3月28日?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開農村稅費改革工作會議,宣布這項改革正式在全省全面啟動。

    5月10日—14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八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就業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完善;貧困地區整體解決溫飽問題,基本實現脫貧;生產條件和人居環境較大改善,大多數城鄉居民過上較寬裕的小康生活。

    9月30日?四川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提出21世紀的扶貧重點:扶貧人口的重點是純收入1000元以下的1041萬人,重中之重是純收入625元以下的308萬人;地區的重點是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工作的重點是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12月23日?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標志著川中腹地從此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12月28日?綿陽至廣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標志著北上經廣元出川的快速大通道全線貫通。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里程達1500公里,標志著四川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已基本形成。

    2003年

    5月19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停止征收農業特產稅的通知》,決定從當年6月1日起,全省從事農業特產生產、收購的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再繳納農業特產稅及其附加,四川在全國率先停征農業特產稅。

    6月18日?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全面啟動。至2018年9月,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達98%,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75%。

    12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三州”交通建設大會戰總結表彰電視電話會議。歷時兩年零三個月的“三州”通縣油路建設連通了甘孜、阿壩、涼山“三州”州府到38個縣(市、區)和4個相鄰省(區)。

    2004年

    1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安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從當年1月1日開始,對符合條件的因國家征地轉為城鎮居民的農民,都要實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制度。

    2月5日?省政府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就大力推進農村基礎教育事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5月?全省糧油購銷市場全面放開,不再下達糧食定購任務。

    8月23日?省教育廳、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印發《關于在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一費制”②收費辦法的意見》,確定從2004年秋季開始在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一費制”。

    12月23日—24日?全省環境保護工作現場會在自貢召開。會議提出,2010年前,實現還“三江”③清水于民,主要江河段水質達到III類以上標準,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農村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80%。

    2005年

    1月1日?省委、省政府決定當日起全面停止征收農(牧)業稅及附加,比全國提前一年實現農業稅零賦稅。四川農民每年減負總額超過20億元。

    6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意見》,全面推動社會救助體系在城鄉落地落實。至2006年底,全省符合條件的165.3萬城市困難群眾全部納入城市低保,農村共有155.5萬困難群眾享受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條件的41.9萬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城市有22.3萬人次、農村有34萬人次得到了醫療救助。

    12月24日?涉及全省130個縣(市、區)、1000萬畝土地的“金土地”工程④啟動儀式在金堂縣棲賢鄉向前村舉行。該工程實施后,全省新增耕地100萬畝,建成600萬畝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受惠人口達800萬人。

    2006年

    1月1日?全省21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全部建立起醫療管理信息系統,600余萬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從此可以網上報賬。

    6月25日?國家電網公司與省政府簽署《關于共同推進四川省電力公司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建設會談紀要》。至2007年9月25日,總投資17億余元,解決無電戶79762戶、無電人口267755人通電的“戶戶通電”工程提前完工。

    8月21日?四川省“農村書社”授牌暨出版物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首批“農村書社”掛牌運行。至2017年底,全省基本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

    9月21日?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從即日起,《四川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正式實施,此舉標志著四川在西部地區第一個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

    9月?四川完成21個市(州)、246個城市和3472個農村建制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依法劃定工作,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面完成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的省份。

    2006年?四川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0元,達到10371元。

    2007年

    1月16日?四川首部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四川省“十一五”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出臺。規劃提出,到2010年,四川省社會事業發展達到西部領先、全國中等水平,基本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方面的社會事業發展需求。

    4月23日—24日?全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要促進公共財政向“三農”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傳播,加快四川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5月13日—16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提出,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四川,為實現富民強省全面小康而努力奮斗。

    5月18日?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城鎮住房保障制度建設的意見》,在全國率先推出住房保障制度建設措施。7月,全省18個地級以上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至當年底,全省縣級以上城市率先在全國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5月31日?省商務廳與四川電信、四川移動分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全國率先搭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平臺。至2017年底,累計建成縣級電商綜合服務中心146個、鄉鎮電商綜合服務站2994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2941個,覆蓋率分別提高到82%、70%、27.4%。

    7月27日?《四川省全民健身條例》發布實施。2010年5月28日再次修訂后發布實施。

    7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在甘孜州啟動富民安康工程。至2012年底,共投入各類資金133.6億元,規劃建設牧民定居點866個,完成57301戶、260685人的定居任務。

    12月27日—29日?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在成都召開。全會提出了四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10年、2015年、2020年“三步走”的目標,到2020年,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以上,接近或達到當年全國水平。

    2007年?國地稅征收稅款突破1000億元,達到1218.7億元。

    2007年?四川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規模突破2000萬人大關,勞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大關。

    2007年?四川經濟總量邁上10000億臺階,達到10562.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達到11098.3元。

    2008年

    2月29日?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上明確,2008年農村要實現新農合全覆蓋,兩年內籌資水平提高到100元。

    5月6日?阿壩州扶貧開發和綜合防治大骨節病試點在紅原縣正式啟動。當年投入資金69078萬元,重點解決8個縣26個村實施13個易地搬遷建設安置項目。

    5月12日?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災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舉全國之力抗震救災。省委、省政府統一指揮、迅速行動,先后打贏了搶險救人、安置攻堅、搶通保通、衛生防疫、防范次生災害、恢復生產“六場”硬仗。災區沒有發生饑荒,沒有出現流民,沒有暴發疫情,沒有引起社會動蕩。

    5月30日?全省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工作會在成都召開,標志著全省災后重建規劃工作正式啟動。隨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建立對口支援聯系機制,推進18省市對四川18個重災縣(市)。

    6月22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鼓勵和支持工商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意見》。

    7月13日?省委九屆五次全體會議在成都召開。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扎實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園的決議》,提出災后恢復重建的總體目標:三年基本恢復,五年發展振興,十年全面小康。

    9月1日?四川地震災區339.99萬名學生(包括計劃招收新生64.68萬人)100%實現復學復課。51個重災縣(市)中共有19369名中小學生在異地復學復課。

    10月10日?全省涉藏地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召開。明確在全省涉藏地區牧區大規模開展牧民新村建設,實施帳篷新生活行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家家有固定房、戶戶有新帳篷、村村有活動中心”,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牧區。

    2009年

    2月6日?省委、省政府印發《四川涉藏地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總體規劃》,提出用4年時間,總投資180多億元,從根本上改善涉藏地區牧區9.9萬戶、48萬未定居和僅有簡易固定住所的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截至2012年底,全省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完成定居房建設100139戶,占規劃的100.88%。

    5月18日?《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正式出臺。這是四川歷史上第一次編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

    8月17日?省政府和商務部共同召開了四川省“村村農家店”建設工程攻堅動員會議。確定在鞏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再用兩年時間,使農家店覆蓋全省除甘孜、阿壩、涼山州外的所有縣(市、區)的鄉鎮和行政村。

    10月28日?省政府新聞發布會公布,到2008年底,全省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2777.4萬畝,工程惠及全省21個市(州)、176個縣(市、區)、2266萬農民。

    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新一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09年?全省大規模開展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至2016年底,累計投入資金174.2億余元,新建整治小型渠道6.8萬多公里,整治塘堰泵站6.1萬余處,新建蓄水池窖8.2萬余口,新增灌溉面積564萬余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735萬余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你的皮肤很柔顺|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公569|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欧美亚洲天堂网|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一级特黄录像播放| 日本a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污到下面流水的视频|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美女扒开胸罩摸双乳动图| 国产日韩在线看| 99re热久久资源最新获取| 太深了灬舒服灬太爽了|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日韩三级小视频| 亚洲图片国产日韩欧美| 欧美色视频日本| 全彩口工番日本漫画|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桶进|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天使a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免费h片在线观看网址最新|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不卡| 野花社区在线观看www|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99在线在线视频免费视频观看| 天天摸夜夜摸成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乱理片免费完整的 | 2019天天干天天操|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