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規模化養雞生產技術體系中,環境控制技術是最薄弱的環節。對此,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育種攻關團隊歷經十年研究,創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化養雞環境精準控制技術體系,并成功運用于規模化養雞生產實踐,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 于2021年10月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三大創新點,雞舍環境全解析
1.創建了雞舍環境因子精準高效采集和數字化分析方法
發明了5套雞舍環境信息精準高效采集設備和雞舍環境生理參數測定設備,并利用獲得的環境生理參數,建立了精確度達99.73%以上的雞舍環境生理參數預測模型,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
2.建立了密閉式雞舍環境參數數據庫及其評價技術體系
該研究建立了含12個環境因子、700余萬條信息的雞舍環境信息數據庫和88個環境信息的舒適環境指標,并基于大數據驗證篩選出規模化雞舍環境調控的5個典型指標和2個靶向指標,通過指標對雞舍環境進行評價,準確率達到98.02%。
3.研發了雞舍精準環控系列裝備及智能控制系統
首創基于聚風墻結構的風電一體化風能回收系統,能耗回收率達13.50%。研發的雞舍環境控制、尾氣凈化減排等裝備大幅降低雞舍溫度波動,通風處細菌和可吸入顆粒清除率分別提高29.15%、28.74%;尾氣除氨率、除菌率分別達到97.20%、99.30%。智能控制軟件實現了環控工藝、技術和設備協同配套,對環境控制的精準度提高18.39%。
二、多項成果獲得認定,整體水平國際領先
研發了精準環控技術7項、裝備11套、智能化控制系統6套,有效破解了雞舍氣流組織不穩定、微生物氣溶膠富集、環控能耗高和尾氣排放威脅人居安全的國際性難題。封閉式畜禽舍內環境微生物氣溶膠監測方法、封閉式畜禽舍內環境空氣顆粒物監測方法、用于家禽養殖的溫度檢測系統等研究成果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項,國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1項。制定標準4個,其中四川省地方標準3個。成果整體達同類研究國際先進水平,在通風能耗回收研究方面達國際領先水平。
三、研發應用雙輪驅動,轉化推廣碩果累累
研發的系列環控設備較引進國外同類產品成本降低50%以上,應用成果使肉雞、蛋雞生產效率分別提高5.8%和7.3%,獲得相當于6個世代育種進展的性能提升;肉雞、蛋雞養殖全程用藥成本降低了14.3%、12.3%、實現了規模化養雞的清潔高效生產和節能減排。
研發成果在全國21個省、直轄市和俄羅斯、泰國、烏干達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應用,近3年應用規模為3.38億只,新增社會效益17.28億元。
成果整體提高了我國規模化養雞環境精準控制技術的研究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研發的硬件設備和智能軟件系統將大大提升相關農業裝備國產化率。
(育種攻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