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農業農村廳生豬穩產保價工作新聞通氣會召開,中共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了《四川省促進生豬穩產保價七條措施》,對相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七條措施具體為:
一、進一步強化穩定生豬產能財政支持力度
當前全省生豬養殖已經出現連續3個月(含)以上的嚴重虧損,按照《四川省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應當啟動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措施。各市(州)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抓緊制定本轄區臨時調控方案,方案報市(州)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各級財政可統籌安排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指導性任務、省級財政現代農業發展工程資金、省級鄉村振興轉移支付資金(鄉村振興先進市州激勵獎補、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激勵獎補、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激勵獎補),對能繁母豬開展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補貼對象為符合規定的規模養殖場(戶)和種豬場(含地方保種場),補助標準由各市(州)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各地要進一步統籌使用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按照“四到縣”制度規定,統籌安排銜接資金,支持穩定生豬產能,支持監測對象、脫貧戶購買仔豬、母豬。各地尤其是88個脫貧縣要加大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可按規定將整合資金用于支持穩定生豬產能,帶動脫貧人口就業增收。
二、進一步做好生豬生產發展融資需求保障
金融監管部門要督促指導各金融機構,實質性加強生豬養殖信貸支持力度,把各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作為重點,在企業增信、信貸資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支持,不得隨意斷貸抽貸。要著力擴展抵押擔保范圍,加快落實生豬活體及養殖場設施設備抵押貸款,可參照生豬政策性保險保額標準確定評估價值,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相關貸款抵押率。各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要發揮政策性擔保功能,積極主動為生豬養殖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服務。實施省級財政農業產業化銀行貸款貼息政策,對農業企業及農民合作社盤活閑置豬場、新建規模化養殖場、帶動農戶養殖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實施貼息。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向金融機構開放共享生豬產能調控基地相關必要信息。
三、進一步提高保險保障水平
全面落實能繁母豬和生豬養殖保險政策,提升生豬產能調控基地等養殖場(戶)政策性保險覆蓋率,實現“愿保盡保”。加大財政保費補貼力度,大力推廣育肥豬價格保險。在保險期內,當實際豬糧比、育肥豬出欄價格下跌或成本價格(仔豬及飼料)上漲達到保險合同約定時,視為保險事故發生,保險公司按保險合同約定給予養殖企業保險賠償。鼓勵養殖戶購買必要的商業險種。各保險公司要進一步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的要及時足額理賠,應賠盡賠、早賠快賠。
四、迅速啟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
省發改委要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快速靈敏跟進、緊密配合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立即啟動省級凍豬肉臨時收儲。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要盡快啟動、同步開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要充分利用養殖、屠宰、加工等企業儲備能力,加大商業儲備力度,加強政企協同,形成調控合力。
五、進一步做好價格監管和市場引導
各級發改、市場監管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政策措施,依法依規適時采取提醒告誡、約談、查處等方式,嚴厲打擊低價傾銷、價格串通等操縱市場價格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堅決打擊“助跌”等散布不實消息行為,引導養殖場(戶)客觀研判形勢。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市場增加豬肉消費,鼓勵學校、工廠、集團、企業等食堂加大豬肉采購,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探索發放豬肉或豬肉產品消費券,促進豬肉消費能力提升。
六、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持續做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強化豬口蹄疫、豬瘟、豬藍耳病、豬流行性腹瀉等疫病防控措施。部署開展春季防疫行動,壓緊壓實網格化管理責任,嚴格監管生豬調運和無害化處理,嚴防病死豬及產品流入市場。加大疫病監測流調力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
七、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
省直相關責任部門要各負其責、分工協作,加大力度、細化舉措,切實抓好促進生豬穩產保價各項措施落地落實。市(州)、縣(市、區)黨委和政府要統籌做好本地區生豬穩產保價各項工作,履行好第一責任,確保完成2022年各市(州)能繁母豬存欄量目標任務。生豬穩產保價工作及成效作為2022年度市縣黨政和省直部門(單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縣(市、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分類考評、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考評的重要內容。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劉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