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崗值班表不知道怎么填的直接找‘大奎’,由大奎代填”“請最后一班門崗人員把剩余物資拿鑰匙放到一棟下面庫房,明天早上再把鑰匙放在門崗”……近日,在沙河社區望江錦園志愿者微信群里,經常能看到一個網名叫“大奎”的志愿者在協調安排工作,他就是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養豬研究所青年黨員楊躍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8.25”成都本土疫情發生以來,楊躍奎積極響應,主動擔當,迅速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與社區干部并肩作戰、服務群眾,筑牢疫情防線,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主動出擊,迅速入隊。由于疫情形勢復雜嚴峻,9月1日晚6點,成都市按下了“暫停”鍵。楊躍奎主動聯系小區物管,申請加入了望江錦園志愿者服務群。當晚10點,小區核酸檢測點臨時新增加一組采樣人員,急需秩序維護人員。群里發出消息后,楊躍奎第一時間響應并到達核酸檢測點,開展現場秩序維護工作。9月2日晚上,由于核酸檢測采樣登記系統故障導致進展緩慢,他在維持秩序的同時,還積極安撫群眾,避免排隊人員出現過激行為。此后,每天的小區核酸檢測采樣現場,都可以聽到他“請大家保持一米以上間距,打開健康碼……”的聲音,也能看到他現場維護秩序的身影。連續數天,他都是忙到凌晨才回家。
通盤考慮,勇挑重擔。除了核酸現場秩序維護,楊躍奎同志還善于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9月2日下午,社區工作人員在微信群發出志愿服務倡議,小區很多業主立即在微信群里接龍申請,他發現這種方式造成了不同時間段人員分布極不均衡。于是,他第一時間對報名情況進行統計整理,并在逐一征求意見后,將報名者均衡分配在不同時間段。9月4日開始,他每天通過共享表格讓志愿者們根據已報名情況,自主選擇服務時間,從而優化了門崗志愿服務人員分配,極大提高了志愿者服務效率。對于想要參加志愿服務,但不會操作的志愿者,他都積極代為填報。9月6日,有小區居民為志愿者捐贈面罩、手套、隔離服等物資,經社區工作人員協調,他又承擔起了物資接收和登記入庫工作。
愛心幫扶,贏得好評。9月2日,小區在各樓棟發放出門卡,為了方便大家登記信息,他主動把自家的小桌搬下來供大家使用。晚上核酸檢測時,業主微信群有人為86歲的老人尋求核酸檢測幫助,他第一時間去樓棟門口迎接老人,通過綠色通道幫助老人快速完成核酸檢測并把老人送回。此后每次核酸檢測,他都提前與老人的女兒聯系,約定時間帶老人完成核酸檢測,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贊揚。
成都市“靜默”以來,楊躍奎就一直連續奮戰在望江錦園小區疫情防控一線。現場有他維持秩序的身影,微信群里有他協調組織工作的痕跡。志愿者群里關于他的寥寥幾張工作照,都是被其他人無意中拍下的。當大家看到照片,得知他就是“大奎”時,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屬牛的楊躍奎,在單位是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不斷創新的“拓荒牛”;在小區是大家心中的“孺子牛”。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嚴峻時,他主動請纓駐守科研基地。如今,成都的疫情形勢嚴峻,“牛人”大奎也一直都在,他與其他志愿者一道,共同守護著群眾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