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陳冬書 于文靜)未來5年,我國將通過完善畜禽保種理論、創新保種技術、開展種質特性評估、挖掘優異基因等舉措,提升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效率和科技水平。
這是記者日前在第四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表示,中央種業振興行動實施以來,社會各界對種業高度關注。近年來,我國在畜禽品種審定上嚴格把關,白羽肉雞擁有了自主培育新品種,開啟了產業化之路,并先后完成了42個新發現畜禽遺傳資源的鑒定。
張興旺表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是推動我國畜禽種業高質量發展的骨干力量,是重要的戰略智庫,要充分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依法履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新品種審定等職責,組織開展資源保護利用規劃論證、技術咨詢和科普宣傳等活動。
第四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路生在會上表示,第四屆委員會將加快培育審定一批高效、優質、節糧、綠色新品種,努力實現種源自主可控。
據悉,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第一階段面上普查任務已全部完成,全面覆蓋了我國62萬個行政村,第二階段的畜禽遺傳資源生產性能測定任務已完成九成,今年普查工作將實現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