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三品一標”是政府主導的綠色優質農產品代表,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產品生產消費的主導。2022年9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發揮農產品“三品一標”在產品端的帶動作用,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
近日,記者從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了解到,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已經進入重點任務分解落實的關鍵階段。為更好理解和貫徹《通知》的主要精神和內容,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就“四大行動”的最新落實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通知》中提出要開展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按照重點任務分解落實方案的要求,相關工作將如何開展?
答: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城鄉居民消費升級的必然要求。深入貫徹“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要求,就是要從源頭抓起,扶持發展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重點市、縣,做優做強生產供給體系。
具體來說,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將從5個方面分類開展。一是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二是強化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布局和建設。布局建設5000個產地清潔、生產綠色、全程貫標、品質優良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引導建設50個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市、500個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縣。三是分類制定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四是強化基地質量安全監管。五是提升基地輻射示范帶動能力。引導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基地建設,提高產銷融合能力,帶動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
從時間安排來說,到2025年末,將建設5000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其中,2023年2000個、2024年1500個、2025年1500個。
到2025年末,建設50個優質農產品重點市和500個重點縣。其中2023年20個重點市、200個重點縣;2024年15個重點市、150個重點縣;2025年15個重點市、150個重點縣。
2問: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制定目錄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的建設是構建優質農產品生產供給體系的一大創新舉措。并且,目錄制度也是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的核心內容。
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定位十分明確,即符合產地清潔、生產綠色、全程貫標、品質優良等評價標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其所產出的農產品符合安全、健康、營養、風味等方面品質要求。
總的來說,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是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落實《“十四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質量強國綱要》,也是為了引領我國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強化農產品“三品一標”全過程管理,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加快推動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農業農村部將依據評價標準建立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將符合條件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納入目錄,并進行動態管理、推介、扶持和保護。
3問: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具體有哪些重點任務?將從哪些方面提升農產品品質?
答:提升農產品品質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重要抓手。品質提升行動將從5個方面展開。
培優區域特色品質。以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為主要依托,開展地區特色品種提純復壯,加強適用于綠色生產方式種質種苗的選育培育,培優推廣一批區域優良品種,建設一批特色品種繁育基地,提升特色農產品苗種的供給能力。
構建特征品質指標體系。將開展綠色食品等優質農產品品質指標體系研究,開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特征品質評價和指標監測,建立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品質數據庫。
編制區域性生產操作規程和質量分級標準。組織編制綠色食品等優質農產品區域性生產操作規程,并實施操作規程“進企入戶”。同時,制修訂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和生產實際、操作性強的農產品質量分級標準、品質評價技術規范及操作手冊,并在實踐中進行驗證、轉化和應用。
集成推廣綠色生產技術。通過集成推廣綠色生產技術,轉化形成有關標準綜合體。支持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基地全面推行新模式,融入綠色食品生產理念和標準,在綠色食品基地、生產主體和農戶示范推廣。
布局優質農產品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站。在全國范圍開展綠色生產技術的集成創新、示范推廣及宣貫培訓,科學引導企業、基地和農戶應用綠色生產技術,推動高質量發展。
4問:為什么要實施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將圍繞哪些重點任務開展?
答:促進優質農產品消費是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通知》明確將在“十四五”期間全面叫響農產品“三品一標”,持續培育一批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持續打造一批公益宣傳平臺,持續開展一批標志性宣貫活動,不斷增強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為此,我們將加快培育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圍繞全面叫響農產品“三品一標”,支持脫貧地區加快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持續鼓勵并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食品骨干企業、出口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打造一批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為核心的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
同時,也將持續打造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有機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地標專展等宣傳推介平臺、農產品“三品一標”公益性培訓。推進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體驗館建設。鼓勵地方舉辦優質農產品區域性專業展會。
將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持續開展綠色食品宣傳月活動、地標農品中國行活動、名特優新農產品推介活動。引導支持采購商與綠色優質農產品企業開展產銷對接,運用“三微一端”等新媒體強化產銷對接。
5問: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將圍繞哪些方面分解落實?
答:強化亮證服務能力。推動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加強科學用藥宣傳培訓。組織縣級檢測機構和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服務機構為生產者提供便捷的快速檢測服務,推廣常規農藥快速檢測方法應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點,為周邊生產者提供自助快檢、自助開證等服務,鼓勵規模主體帶動周邊生產者自控自檢、規范開證。
依法推進全程亮證。落實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要求,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管理辦法》,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批批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指導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個人依法依規收取、保存并再次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健全承諾達標合格證查驗等制度。
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信息化管理。將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管理信息聯通省級或地方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逐步實現線上開證、線上查詢、線上亮證等。
推動農產品銷售多場景亮證。與生鮮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等溝通協作,在電商門戶網站、App小程序、直播平臺等農產品營銷宣傳頁上醒目亮證。
此外,還將從開展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活動,宣傳展示典型案例,強化合格證培訓等多方面持續推進亮證,營造全社會關注達標合格農產品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