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敏) 川東北經濟區地處川渝陜甘結合部,是我省東向北向開放的重要門戶,擁有獨特的地理區位。5月16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五區共興”第四場主題新聞發布會,看川東北經濟區如何提升區域整體發展能級,推動經濟區振興發展。現場,廣元、南充、廣安、達州、巴中有關負責人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廣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許國斌就該市貫徹落實省委“五區共興”戰略有關情況作介紹。他表示,廣元市明確加快建設川陜甘結合部現代化中心城市“一個總體定位”,加速推進通道優勢向經濟優勢、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環境優勢向競爭優勢“三個轉變”。在全國率先啟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方面,加快打造獼猴桃、茶葉、核桃、肉牛羊、土雞等五大百億產業,建成優勢特色產業基地480萬畝、現代農業園區115個,建成全國最大黃茶、紅心獼猴桃生產基地和四川最大的核桃、高山露地蔬菜生產基地,有機產品認證數量全省第一。“下一步,我們將在產業規模、農業投入、技術標準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堅決守牢農民持續增收這條發展底線。”許國斌說。
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南充有何謀劃?南充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志權表示,南充市深入挖掘交通區位、特色資源、服務輻射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牢牢把握產業興市主旋律,加快推進一批具有副中心特質的引領性項目。在提升輻射帶動能力方面,“我們聚力打造國家立體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文化旅游度假區、全國新型汽車汽配產業基地、全國特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持續做強城市核心功能,進一步鞏固拓展南充在區域競爭中的傳統優勢和比較優勢。”黃志權說,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旅則旅”原則,支持9縣(市、區)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加快順高嘉同城發展、閬南儀協作發展、西蓬融南發展、營山融入重慶發展。
廣安是川東門戶,是四川距離重慶中心城區最近的地級市,民間有“大車跑重慶、小車跑成都”的形象說法。省委明確提出“支持廣安跨省域深度融合發展和高水平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區”,《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也將廣安全域納入。“國家重大戰略垂青,省委賦予全新定位,使廣安在雙城經濟圈‘雙核雙圈’空間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顯現。”廣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偉介紹,廣安市發揮緊鄰重慶最大的地緣優勢,堅定實施同城融圈、優鎮興鄉、品質主導、產業支撐“四大戰略”,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包括深化農業全產業鏈合作,共建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打造全國火鍋產業基地;整合利用紅色、生態、人文、三線遺址等資源,打造精品旅游品牌和線路,共建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費目的地。
糧食產量連續十年全省第一、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全省第一……達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丁應虎羅列達州近年來取得的亮點成績。佳績之下,如何謀求更高質量發展?丁應虎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推動天然氣、鋰鉀等優勢資源就地轉化,加快推進方大達鋼搬遷擴能、浙江正凱天然氣制乙二醇等6個百億產業項目建設,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農產品加工3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輕紡服飾3大五百億級產業集群,醫藥健康、綠色建材等多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3+3+N”現代產業集群產值突破3500億元。
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巴中建設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市和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巴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陶劍鋒介紹,巴中將文旅康養作為首位產業培育發展,圍繞“紅色+綠色”主攻方向,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景區旅游、城市和近郊旅游、鄉村旅游。同時,深化文旅融合,豐富產業業態。“我們將巴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元素植入山水田園、城鎮鄉村,成功打造大型沉浸式夜游劇目《夢境光霧山》和《恩陽船說》,光霧山和恩陽古鎮景區過夜游客同比增長 5 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