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都)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3年度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其中明確,本年度四川將圍繞主要糧油作物、特色經濟作物和畜禽3個方向,在水稻、小麥、油菜、蔬菜、水果、生豬、牛羊、農機等15個產業(環節)聯合開展技術推廣服務。
團隊搭建方面,協同推廣團隊實行科研技術首席+推廣首席“雙首席”制,成員包括省市縣農業科研教學單位、農技推廣部門、生產加工流通產業鏈上有關單位。
以水稻產業為例,水稻產業協同推廣專家團隊集合了四川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四川農業大學、梓潼縣農業農村局、榮縣種植業服務中心等30多家省級和地方的農技推廣部門、科研院校,超80名農技專家。
技術遴選方面,各個團隊不局限于某單位自有成果,也不是單項單環節技術,而是要提出能夠幫助地方提升產業檔次的集成技術體系,或是能夠幫助新型經營主體解決生產經營實際問題的整體技術方案,突出1—2項標志性、關鍵性重大技術(模式)。
以油菜產業為例,油菜產業協同推廣團隊將開展突破性油菜新品種試驗示范,以及油菜抗逆豐產輕簡高效生產、稻田油菜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油菜病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示范。品種和配套技術結合推廣,解決四川油菜產區播期濕(旱)害重,根腫病和草害等生產關鍵問題。
推廣模式方面,各個團隊以產糧大縣等重點示范縣為依托,與地方共建縣級(或區域)示范展示基地、鄉鎮(村)農技推廣基地。要求每個示范展示基地建立1個專家指導站、每個農技推廣基地建立1個專家工作點。
此外,各個團隊還要開展協同打造縣級以上產業技術服務聯合體(聯盟),探索適應不同產業、不同區域、不同層級、不同主體的新型服務模式等重點任務。
據悉,四川從2018年啟動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每一年度根據產業需求發布不同的推廣計劃。近年來,這種跨單位、跨層級、跨領域的新型協同推廣模式在我省逐漸成熟,為四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