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敏
臨近春節,正是豬肉消費旺季。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去年12月,四川畜肉類價格下降17.5%,其中,豬肉價格下降26.9%。若將時間線拉長看,四川豬肉價格自去年7月以來已呈現連續6個月單月同比下降態勢。
豬價旺季不旺,持續低位運行,與哪些因素有關?2024年豬肉供需形勢如何?1月17日,在2023年四川民生調查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農村調查處處長許倫泉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預判2024年豬肉供需形勢。
首先從供給上來看,全省生豬供應充足。2023年四川生豬出欄突破6600萬頭,創2017年以來新高,比2022年增加114萬頭,增1.7%。
從需求端來看,居民飲食結構變化對豬肉消費減少。近年來,牛、羊、禽、水產、海鮮、禽蛋、牛奶等進入普通居民家庭已常態化,替代作用明顯,豬肉消費相應減少。
此外,人口老齡化趨勢和健康飲食觀念增強,也使居民豬肉消費呈趨降態勢。
對于2024年豬肉供需形勢,許倫泉認為,從目前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保有量來看,四川生豬供應有保障。雖然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有下降,但現在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提高,生豬養殖防疫能力、仔豬存活率、能繁母豬產仔率等都有提升,生豬供應并不會大幅減少,加之目前生豬產能過剩、消費減少,生豬供應有保證。具體到2024年生豬價格,許倫泉表示:“要看生豬產能去化速度和成效,個人認為短期內豬價沒有大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