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7時30分許,大地流彩·第五屆全國“和美鄉村健康跑”(村跑)首站在宜賓市南溪區開跑。
在大地流彩·第五屆全國“和美鄉村健康跑”(村跑)宜賓站現場,四川省“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區域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游客,在各展臺前了解鹽亭嫘祖蠶桑生產系統、宜賓竹文化系統等之下的農業文化淵源、特色產品。“在這樣的場合,向大眾展示如此齊全的農業文化遺產類型,還是首次。”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四川有11項農耕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總數位居全國第二。記者現場看到,每個農耕文化展區,都標明了該農耕系統的發展淵源、保護情況、發展現狀等內容,還擺放有該農耕體系下衍生的各類農產品,既有大眾熟知的罐裝茶、絲綢制品,也有實用的居家竹具、可愛的玩偶。
在鹽亭嫘祖蠶桑生產系統區域,來自宜賓市興文縣的兩位苗族姑娘對蠶寶寶玩偶愛不釋手。“我們唱一首咱苗族的祝酒歌來換它可以不?”其中一位苗族姑娘熊中琴問道。一曲終了,兩位苗族姑娘滿心歡喜地帶著玩偶離去。“沒想到我們的桑蠶文化這么有吸引力。”鹽亭縣農業農村局品牌股負責人董國虎高興地告訴記者,鹽亭正大力挖掘桑蠶文化的內涵,講好桑蠶故事,讓文化助力產業發展。
“這次,也是郫都林盤農耕文化系統首次參加這種展示推廣。”郫都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鄉村振興推進中心工作人員李朝暉同樣欣喜地說,“此次展示活動讓更多人了解了林盤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大家的保護意識。”
“先給我來兩袋試試!”北川苔子茶復合栽培系統展臺前,來自北京的吳先生看中“北川苔子茶”的綠色無污染、氨基酸含量高等優點,當即購買。現場參展3天來,該展位工作人員張青瑩和同事感受到了各地客商對農耕文化的興趣。“帶來的產品不夠賣咯!”她說。
在四川宜賓竹文化系統展區,宜賓市長寧縣手工藝者制作的竹編、竹雕等產品也賣出不少。該展位工作人員石蘭輝說,全國“村跑”活動既是宣傳竹文化的好平臺,也是推廣“以竹代塑”、發展竹產業的好契機。
此外,來自四川各地的30名手工藝大師現場展示了江安竹簧、青神竹編、羌繡、敘永蠟染等非遺技藝,以增加活動的體驗感和生動性。
楊益葉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裴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