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宇君)7月11日,全省牛羊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在巴中市平昌縣舉行。記者獲悉,我省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主要存在良種化水平低、優質飼草不足、能繁母牛存欄下降、規模化標準化水平低、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滯后和疫病發生風險高六大“絆腳石”。相應地,我省拿出“補短”具體舉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牛羊產業作為我省畜牧業的重要組成,既是廣大農村地區農民增收的基礎產業,也是我省高原牧區的核心產業,產值占畜牧業總產值近五分之一。
“今年安排了牧區良種補貼1680萬元,在42縣實施肉牛凍精補貼,在10縣實施肉羊種公羊補貼,在27縣實施種公牦牛補貼。”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李春華提到,在加快推進牛羊良種推廣方面,我省拿出“真金白銀”,加強和完善牛羊良種繁育基礎設施建設,力求構建與牛羊生產相適應的育、繁、推一體化生產供應體系,不斷加大品種改良力度,擴大牛羊改良覆蓋面,不斷提高牛羊繁殖率及單產水平。
為了穩定壯大基礎母牛存量,今年起,我省將在畜牧業補短板項目中每年拿出2000萬元,實施優質犢牛增量計劃,以肉牛產業基地縣為重點,對規模養殖場、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脫貧監測戶飼養的能繁母牛給予每頭100元的人工授精補貼,2024年度計劃支持20萬頭肉牛能繁母牛(不含奶牛、牦牛)開展人工授精,支持基地縣擴大能繁母牛飼養量,增加優質犢牛生產。
近年來,我省先后實施國省級肉牛產業集群、牦牛產業集群建設,持續開展肉牛肉羊增量提質、糧改飼、奶牛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高原糧倉建設、牛羊品種改良等多個項目,中省不斷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十四五”以來,中省財政支持牛羊產業發展資金近10億元。
另外,會議提到,我省飼草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大,牧區天然草場資源、農區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川南酒糟資源別具特色。加快推進飼料飼草產業發展,也是重點工作之一,擬培育發展一批帶動能力強的專業化草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加快形成與牛羊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飼草產業體系,并推進“秸稈換肉奶”,推廣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和模式,提高秸稈飼用率。
除了大力發展牛羊標準化養殖、加快牛羊產業集群化發展,會議還特別提出關于加快推動奶業振興相關重點工作,要求依托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苜蓿發展行動等項目,不斷優化我省奶牛生產布局。目前,我省已在洪雅、安州、青神、安岳等縣(區)實施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項目,今年又新增西昌市。同時,自今年起實施奶農新型主體培育項目,多層次多方位支持我省奶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