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級獸醫部門緊緊圍繞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產管”結合、標本兼治,強化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風險管控,突出抓好獸藥產品質量安全和生豬屠宰質量安全管理,拿出監管硬措施,打出治理組合拳,為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了堅強支撐。
一是扎實開展獸用抗菌藥綜合治理。農業部制定實施《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著力推動實施促生長獸用抗菌藥逐步退出、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示范創建等6大行動。持續加強獸藥風險評估和安全再評價,近3年禁止了9種獸藥用于食品動物和動物促生長。深入實施獸藥殘留監控計劃和耐藥性監測計劃,推進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獸藥殘留超標治理專項整治行動,各地共查處違法案件4200余件,吊銷獸藥生產、經營許可證168個,取締無證經營單位182個,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0起,罰沒款累計2116萬元。
二是嚴格實施獸藥檢打聯動制度。農業部深入實施獸藥質量監督“檢打聯動”制度和假劣獸藥查處通報制度,通報獸藥質量抽檢結果4期,組織開展假獸藥查處活動12次,注銷19家企業的255個獸藥產品批準文號,公布9個典型案件。組織河南等地依法查處多起利用淘寶網等網絡平臺違法經營獸藥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金額1176余萬元。發布實施《獸藥生產企業飛行檢查管理辦法》,突出問題導向,加強檢查結果公開和失信懲戒。
三是創新開展獸藥追溯體系建設。按照農業部黨組確定的“五區一園四平臺”建設總體規劃,加強獸藥基礎數據信息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云平臺技術高質量完成國家獸藥產品追溯系統重構,建成了農資監管領域的“第一朵云”。系統運行速度提升300%,得到生產企業等用戶一致好評。完成《獸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等3部規章修訂工作,確立了獸藥產品電子追溯碼(二維碼)法律地位。2017年通報假冒獸藥486批,同比下降61%,獸藥追溯監管工作成效進一步顯現。
四是大力營造安全用藥良好氛圍。重點圍繞獸用抗菌藥治理,采取主動發聲、現場宣教、網絡互動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安全用藥知識。設立“獸藥規范使用”微信公眾號,組織開展“放心獸藥進村科學知識入戶”獸藥安全使用宣傳活動,啟動實施“科學使用獸用抗菌藥”百千萬接力公益行動,獲得了廣泛關注,66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加入“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宣傳行動,制作了“科學使用獸用抗生素”專題網頁。
五是持續抓好生豬屠宰質量監管。農業部在全國組織開展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持續對屠宰違法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查重點風險區域、嚴管重點監控目標、嚴打重點違法行為。全國共查處屠宰違法案件3381件,移送司法機關151件,51人被追究刑事責任。組織開展屠宰環節“瘦肉精”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監督檢測536萬份,合格率99.99%。聯合國家食藥總局組織開展打擊危害肉品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百日行動”,嚴厲打擊屠宰和肉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肉品質量安全。
下一步,各級獸醫部門將按照農業部確立的“農業質量年”總體部署和要求,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在獸藥質量安全監管方面,打好“產好藥、少用藥、用好藥”三張牌,在生豬屠宰質量安全監管方面,抓好屠宰行業資格清理、標準化創建、專項整治三個重點,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高效實施。(農業部獸醫局局長馮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