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方案》,剔除重復內容,十項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實事各級財政共計劃安排資金1017.94億元。
快來看看,這份“民生大禮包”哪些惠及于你?
十項民生工程
一、就業促進工程
惠及人群: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準備創業的大學生、殘疾人
今年全省新增城鎮就業8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2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等;
二、扶貧解困工程
惠及人群:扶貧對象、困難職工、貧困殘疾人家庭、計劃生育家庭等
扶持9萬農村殘疾人發展生產,為符合條件的建檔困難職工每人每年提供300元至1000元生活和醫療救助等;
三、民族地區幫扶工程
惠及人群:民族地區居民、“三州”農戶等
新(改)建大小涼山彝家新寨住房19016戶,建設藏區新居住房16830戶,民族自治地區全面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等;
四、教育助學工程
惠及人群:高中、中職、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等
減免非民族地區26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在園幼兒保教費,在義務教育“三免”基礎上,為12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提供生活補助等;
五、社會保障工程
惠及人群:參保居民、困難群眾、失能老人、高齡老人、殘疾人家庭等
城鄉居民參保率達到97%,建設2980個城鄉社區兒童之家,為84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等;
六、醫療衛生工程
惠及人群:城鄉居民、準備結婚人群、準備生育人群
開展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4類基本公共服務等;
七、百姓安居工程
惠及人群:農村居民、城鎮居民、租房人群、社區居民等
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萬戶,改造危舊房棚戶區25.5萬套等;
八、民生基礎設施工程
惠及人群:農村居民、“三州”居民、城鎮居民等
農村公路建設6000公里,解決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問題等;
九、生態環境工程
惠及人群:所有四川人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1336.4萬畝,補償集體和個人所有公益林8272.7萬畝等;
十、文化體育工程
惠及人群:所有四川人
免費開放202個圖書館、206個文化館、4306個鄉鎮文化站,新建村級農民體育健身設施1000個等。
20件民生實事
1.改造6000公里村道;
2.開工建設129處渡口改橋工程;
3.改造15萬戶農村危房和40萬戶農村土坯房;
4.改造城鎮危舊棚戶區25.5萬套;
5.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6.代繳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
7.全額報銷貧困人口縣域內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
8.對貧困人口進行免費健康體檢;
9.代繳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
10.實施農村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改造提升行動;
11.支持建設1萬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
12.支持深度貧困縣寄宿制學校宿舍建設;
13.在民族自治地區所有行政村全面實施學前雙語教育;
14.用好四項基金,對貧困家庭教育、醫療、產業發展的特殊困難給予救助和扶持;
15.建設2500個貧困村文化室;
16.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
17.支持殯儀館綠色環保標準化改造;
18.治理60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安置0.6萬戶農戶;
19.實施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和城鄉垃圾污水處理專項行動;
20.實施公共廁所改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