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強化關鍵隊伍培育和體制機制創新,推動農業農村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水平持續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以科研領軍人才為抓手,打造國家農業戰略科技力量。突出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深入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聚焦重要產業和重點領域,遴選300名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和300個創新團隊進行穩定支持,建立健全擁有6000名專家學者,學科專業布局合理、整體素質能力較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體系,累計已有13名農業科研杰出人才當選兩院院士。突出青年骨干人才培養。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等部屬科研院所實施科技創新工程、“5511”“十百千”等人才工程,大力選拔支持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組建科研團隊、承擔重點課題,累計培養青年科研骨干1000余人。開通優秀青年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有利于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不斷健全。突出高層次人才培養選拔。加大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等推薦力度,2020年推薦人選40余人次,農業農村部系統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項目人數逐年增加,農業科研“國家隊”的示范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以鄉村人才帶頭人為抓手,打造鄉村振興的骨干力量。通過示范培訓提素質。會同中組部連續第3年面向貧困地區,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全年培訓約2萬人。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推進分層分類培養,全年培育高素質農民100萬人。通過聯合培養聚合力。與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應急管理部等建立鄉村人才聯合培養長效機制,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農村婦女帶頭人培訓、“青馬工程”農村班等,多方參與、多措并舉的鄉村人才培養工作格局進一步健全。通過典型選樹營氛圍。連續第7年組織開展“全國十佳農民”資助項目遴選,組織農業農村系統及突出貢獻農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評選表彰。
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抓手,打造農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力量。強化制度創設。頒布家畜繁殖員等8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展7項職業技能標準、試題庫編寫修訂,大力提升技能人才培育標準化規范化水平。研究建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推動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強化改革創新。推動農業領域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拓寬技術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促進兩類人才融合發展。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聯合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為暢通農口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增加“三農”工作人才供給提供政策支持。強化平臺創建。利用全國農業遠程教育平臺舉辦12期農科講堂,舉辦專技人員知識更新工程高級研修班,搭建專技人才綜合素質持續提升教育平臺。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舉辦第三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100名技能人員分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農業技術能手”稱號,為農業農村高技能人才成才鋪就了成長道路。